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高压氧舱使用过程

2018/06/19161 作者:佚名
导读: 准备过程 第一:凡需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前必须经高压氧专科医生检查,确认无禁忌证后方可进舱治疗。 第二:做好宣教工作,教会病人做鼓气调压动作,防止在加压过程中引起耳痛影响加压,使病人积极配合进舱治疗。 第三:教育病人及陪护严禁携带火种、火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及电动电子玩具入舱,防止发生火灾。讲明手表带入舱内易造成机械损坏或走时不准,钢笔易造成墨水外溢等。 第四:由于进舱时间

准备过程

第一:凡需高压氧治疗的病人,在治疗前必须经高压氧专科医生检查,确认无禁忌证后方可进舱治疗。 第二:做好宣教工作,教会病人做鼓气调压动作,防止在加压过程中引起耳痛影响加压,使病人积极配合进舱治疗。 第三:教育病人及陪护严禁携带火种、火源、易燃易爆、易挥发物品及电动电子玩具入舱,防止发生火灾。讲明手表带入舱内易造成机械损坏或走时不准,钢笔易造成墨水外溢等。 第四:由于进舱时间较长(约2 h),嘱病人及陪护进舱前排空大小便,不宜进食过饱或进食易胀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薯类、萝卜、韭菜等。 第五:配备衣物柜,吸氧物品专人专用。协助病人妥善保管存放治疗物品,发放病号服及存物柜钥匙,便于物品周转及管理。 第六:嘱病人有特殊情况时及时与医生、护士取得联系,经诊疗无异常方可进舱。感冒时休息数日,待症状缓解后方可进舱,否则咽鼓管无法打开,影响调压而致耳痛。 第七:空气加压舱危重病人进舱前检查生命体征。固定调试各种导管并保持通畅,备齐抢救器材及物品,为病人接通吸氧管及呼气管,检查并及时调整吸氧阻力。病情危重、昏迷抢救、舱内呼吸机吸氧者,舱内输液或气管切开需在舱内进行医疗护理的病人,年老体弱、儿童及患有高压氧相对禁忌证者,生活不能自理,躁动、平车、轮椅进舱的病人及其它特殊情况,为防意外发生必须由医护人员和家属陪舱。 第八:进入纯氧舱人员必须脱掉内衣裤,净身更换由本科提供的纯棉衣裤,覆盖本科提供的纯棉被褥,病人自己的衣物一律不得带入舱内,小儿可兜一块纯棉(纸)尿布,携一奶(水)瓶进舱,不得带入其它任何物品,所有进入纯氧舱人员须戴纯棉工作帽罩住全部头发,舱内严禁梳头等可能引起静电的动作;严格掌握适应证,病情危重、躁动病人不宜进入纯氧舱治疗。操舱人员严格掌握治疗方案,随时通过观察窗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治疗过程

第一:舱门关闭后嘱病人注意力集中,听从操舱人员指挥。在加压过程中做好调压鼓气动作,如出现耳痛应及时通知操舱人员,减慢或暂停加压,以免引起中耳气压伤,待调整好调压动作后继续加压。个别调压失败者可通过过渡舱将病人接出进行常压吸氧。 第二:吸氧时最好用鼻呼吸,以使吸入气体加温湿化;同时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 第三:空气加压舱病人的护理:压力达到治疗压力后,听从操舱人员指令,戴好面罩吸氧;舱内输液病人最好使用开放瓶,加压时由于莫菲氏管内水平面上升而看不清滴注情况,因此,注意水平面的调节;为防止氧中毒的发生,两次吸氧中间休息10 min;吸氧过程中可阅读自带的报纸、杂志或收听操作台播放的音乐;做好危重病人舱内心率、血压和呼吸的监测,调整好输液速度,检查各导管是否通畅在位,并保持呼吸通畅。 第四:纯氧舱病人的护理:患儿取侧卧位、面向观察窗便于观察;为保证安全,应减少摩擦动作;操舱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严格掌握治疗方案,注意舱内温度,稳压后定时换气。

减压过程

第一:减压过程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依靠于金属舱壁,不要大幅度活动及屏气,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防止诱发减压病和气压伤。 第二:减压过程中舱温下降达到露点时舱内会出现雾气,嘱病人不必惊慌,这是正常现象,经通风后雾气即可消失。减压时的温度可比稳压时降低2~3 ℃,病人须注意保暖。 第三:空气加压舱:病人吸氧结束后摘下面罩停止吸氧。减压时由于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输液病人莫菲氏管水平面下降,应及时调整水平面,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在舱内治疗全过程中,要注意舱内卫生,不要乱扔果皮纸屑和随地吐痰,保持舱内清洁。

出舱过程

第一:由于在高气压的条件下气体密度增加,使呼吸阻力增大,内分泌水平增高,机体代谢旺盛。因此,治疗结束后有些人会感到疲劳,嘱病人热水洗浴或休息后症状即可缓解。 第二:因调压不当,出舱后有些病人耳部仍有不适感,向病人解释,一般情况无需治疗,症状可自行缓解。个别感到身体不适的病人,经医生检查后方可离开。 第三:出舱后氧舱设备的处理。督促协助卫生员对氧舱进行清洁、消毒、通风,防止交叉感染,每月细菌培养及监测紫外线灯强度各1次。检查氧舱设备,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