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彭莫山隧道建设方案

2018/06/19106 作者:佚名
导读: 为取消钢帘幕,曾作过以下设计方案的比选: <1)全射流风机通风方案。经计算,用国产高性能SLFJ-63型射流风机(额定出口风速:39. 2 m/s;流量:12. 2 m3/s;电机输入功率:15 kW),在隧道内有风速为1. 5 m/s自然反风条件下,为使隧道内的有效风速达到4. 5 m/s,需安装射流风机24台。风机采用集中布置方式,需要扩建既有隧道断面3处。<2)用射流&qu

为取消钢帘幕,曾作过以下设计方案的比选: <1)全射流风机通风方案。经计算,用国产高性能SLFJ-63型射流风机(额定出口风速:39. 2 m/s;流量:12. 2 m3/s;电机输入功率:15 kW),在隧道内有风速为1. 5 m/s自然反风条件下,为使隧道内的有效风速达到4. 5 m/s,需安装射流风机24台。风机采用集中布置方式,需要扩建既有隧道断面3处。

<2)用射流"风幕"取代钢帘幕,仍采用洞口风道吹人式方案。需在隧道短路端的洞口处集中设置射流风机,以形成射流"风幕",同时对轴流风机的风道进行必要的改造,以达到减少漏风量,提高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

第一方案要求对既有隧道断面进行扩大,土建工程量较大,因地质条件所限和在行车条件下施工难度大,故难以采用。为充分利用现有的通风设备,尽量减少土建工程量,确保通风效果,成为研究新通风方案的基本原则。

改造风道提高轴流风机通风效率的主要措施

为尽量减少土建工程量,提高现有两台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新设计方案除将两台80 kW风机的电机更换为95 kW外,对既有风道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了改造,见下图。

(1)在既有风道中心线增设隔墙,使两台风机各有一个风道,在一台轴流风机检修的情况下,通风系统仍能运营。

(2)在风道出口处增设不锈钢板的整流叶栅,使风道喷射出的气流与隧道中心线的夹角从300减至130。为减少气流通过整流叶栅时的附加阻力,叶栅形面作了特殊设计,以期将阻力产生的功率损失控制在5%左右。

(3)用整流叶栅相应缩小风道出口流通面积,

使风道出口气流的动压增加,降低风道出口与隧道洞口之间的静压差,以减少漏风量,提高隧道内的有效风量。

轴流风机风道在改造前后,其通风系统的通风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列。改造风道后,在关闭帘幕通风时,风机的电机功率虽比风道改造前增加了2. 80%,但隧道内的有效风速及风量,提高了6.8%~9. 1%;在不关闭帘幕通风时,风道改造后,风机的

电机功率增加了4. 30环,而隧道内的有效风速及风量却提高了88.2%^105.7%,隧道短路端的漏风量减少50%左右。这说明风道经改造和增设整流叶栅后,对减少漏风量,提高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射流"风幕"、洞口风道吹入式通风系统基本效果

轴流风机既有风道经改造和增设整流叶栅后,虽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隧道的短路端仍然有1. 8~2 m/s的漏风风速,隧道内的有效风速从1. 7 m/s提高到3.2~3.5 m/s,仍达不到设计的要求(4. 5 m/s)。为此,在隧道短路端洞口外安装了10台SLFJ-63型射流风机(备用两台),并相应增建了长16. 2 m的引风洞。测试结果表明(表2),在隧道内有1. 55 m/s自然反风的条件下,8台射流风机和2台轴流风机在隧道内形成的有效风速达到了9. 25 m/s。经劳卫部门测试,列车尾部出洞后,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浓度降至劳卫标准所需的通风时间为1 1. 9~12. 3 min,达到了用射流"风幕"取代钢帘幕的通风效果和设计要求。目前轴流风机电机的实际输人功率小于电机的额定功率,今后根据运营要求,可调整风机叶片角度,使其达到额定功率,将可进一步提高隧道内的有效风量和减少通风时间。由此得到以下基本认识:

<1)射流风机因具有功率小,布置方式机动灵活,对近、远期通过隧道的车流量相差较大时,可根据需要分期安装射流风机,减少一次性投资和降低运营成本等特点,故在隧道通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长大隧道而言,因所需通风量大,要求安装的射流风机台数多,相应也带来了风机布置距离过长、所需供电电缆的截面过粗、风机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相应增大等缺点,致使工程的投资增加,故采用以大功率轴流风机为主、小功率射流风机为辅的通风系统,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彭莫山隧道为例,采用大功率轴流风机为主、小功率射流风机为辅的通风方案,与全射流风机方案相比较,前者的总功率为310 kW,后者的总功率为360 kW,不仅消耗功率较少,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风机集中布置在隧道洞口,节省了供电电缆,便于对设备控制和管理。

<2)为减少轴流风机风道的土建工程量,或因地质、地形条件限制,致使风道与隧道中心线交角较大时,可在风道出口处设置具有特殊形面的整流叶栅,以减小从风道中喷射出的气流与隧道中心线的夹角,同时适当缩小风道出口流通断面,以增加喷射气流在出口处的动压,降低风道出口与隧道短路端洞口的静压差,可有效减少其漏风量,提高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

(3)为进一步提高轴流风机的通风效率,可在隧道短路端设置一组射流风机,靠射流风机喷射出的气流形成"风幕",以减少轴流风机的气流向隧道短路端泄漏,此种方式会因两股气流的相互干扰而带来一定的功率损失,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将洞口处设置的射流风机移至隧道内距轴流风机风道出口60 ~ 100 m处,在风机的下游段形成负压区,

诱导风道出口的气流大部或全部顺利进入隧道的通风段,提高通风系统的通风效率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