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于窑身周围之墙,称护墙。护墙的宽度一般为2米余,高度一般为3米余。护墙与窑身、窑囱周围的墙间,均留有10-30厘米的空隙,护墙以下的间隙全用砂土填实,护墙以上至护墙面一段,间隙渐次加宽,其间每隔40-60厘米堆叠40-60厘米的窑砖至护墙面,并以铁条或木柱搭架于各段堆叠窑砖上,再以窑砖散铺其上,将整个空隙完全闭盖。
其作用大致有三:
(一)因有不流动而难传热的空气层在此间隙内起保温效用,可大大减少热损。
(二)高温烧成时,窑壁稍有膨胀余地。
(三)窑身翻修时护墙可免翻动,较为省工省费。
在闭盖窑身周围间隙的表面,沿窑天篷再横置竖堆窑砖l至4层,两侧均以堆至距窑天蓬1米以上为限。堆码窑砖的作用大致有:两侧堆以等量的窑砖后,两侧弧度对称的窑天篷可藉以压迫天篷脚缘,使在高温烧成时支持天篷脊向两侧下压的重量,使天篷不致变形;两侧堆以不等量的窑砖,经多次高温烧成后稍可纠正因砌窑工手法不准而致两侧不对称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