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糙毛凤仙花病虫防治

2018/06/1972 作者:佚名
导读: 斑点病 为害症状: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防治方法:⑴及时清除病落叶。⑵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

斑点病

为害症状: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大小2-5mm。后病斑中央呈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褐色略隆起,亡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

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防治方法:⑴及时清除病落叶。⑵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花。叶片染病 菌丝体生在叶两面,形成白色放射状圆形毡状斑片,后来相互融合形成大片,病斑上布满白粉。秋末,病部产生黑褐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子囊壳。茎、花染病产生与叶片类似的症状。

发病特点:病菌以闭囊壳在病残枯枝叶中越冬,翌年夏季产生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雨飞散传播,侵染叶片。发病后病部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

流行动态:气温适宜,空气潮湿时,病菌大量繁殖。该病包头7-9月发生、河南5-6月及10-11月发生,浙江多发生在9-10月间。通风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⑴秋季搜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⑵精心养护,凤仙花属长日照花卉,每天日照时间12小时以-上,有利于形成花芽,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增强抗病力。⑶发病初期喷洒5%多硫化钡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对三唑酮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12.5%腈菌唑乳油3000-35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