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自粘漆应用

2018/06/19141 作者:佚名
导读: 单面自粘漆包线根据其用途,分为两种:a)用于自粘组合导线:此时仅在缩醛漆包线的一个宽面上涂自粘漆,另一个宽面和两个窄面不涂自粘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面自粘漆包线,组合时,两个涂有自粘漆的面贴在一起,再包绝缘纸形成组合导线。b)用于换位导线:此时需在缩醛漆包线的两个宽面上涂自粘漆,两个窄面不涂自粘漆,严格讲这时应叫两面涂自粘漆的漆包线,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单面涂漆。使用单面自粘漆包线生产的自粘组合

单面自粘漆包线根据其用途,分为两种:a)用于自粘组合导线:此时仅在缩醛漆包线的一个宽面上涂自粘漆,另一个宽面和两个窄面不涂自粘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单面自粘漆包线,组合时,两个涂有自粘漆的面贴在一起,再包绝缘纸形成组合导线。b)用于换位导线:此时需在缩醛漆包线的两个宽面上涂自粘漆,两个窄面不涂自粘漆,严格讲这时应叫两面涂自粘漆的漆包线,但人们仍习惯称为单面涂漆。使用单面自粘漆包线生产的自粘组合导线和自粘半硬换位导线在我国云广±800kV 和宁东±660kV 直流输电工程中已成功首次使用,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其必将取代传统自粘漆包线而广泛应用 。

单面涂自粘漆的漆包导线,通常自粘漆涂覆宽度为导线宽度的60%左右,漆膜厚度根据自粘组合导线和自粘换位导线的应用而分别取 0.02mm 和 0.04mm。自粘导线的热粘合性能最为重要。因此热粘合强度和油中抗弯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指标,它直接决定单面自粘导线是否合格。 经大量试验数据分析和研究,使用国产自粘漆的导线,其判定指标如下:(1)105℃单面自粘漆包线的粘合强度不小于 5Mpa;(2)导线整体抗弯试验:常温下,固化后的抗弯力应是未固化时抗弯力的 6 倍以上;导线在 105℃时油中的抗弯力应为常温时未固化导线抗弯力的 4 倍以上 。

但是,近年来对变压器突发短路的越来越重视,对变压器抗突发短路的能力也越来越高,变压器厂家甚至要求在导线在 120℃的指标也能达到上述要求。据笔者了解,国外导线厂家已可以达到上述指标,而影响上述两个指标的关键因素是自粘漆,国产自粘漆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粘结强度衰减过快,已成一大隐患。因此国内生产自粘漆的厂家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尽快提高自粘漆的质量,从而提高导线在高温下的粘结强度,进而提高导线的抗短路能力 。

自粘漆性能测试

(1)外观:将漆样倒入 15 mm 的干燥洁净无色透明管中,在室温下静置至气泡消失后,在白昼散射光下对光观察漆的颜色是否透明,有无机械杂质和不溶解的粒子 。

(2)流平性:将 0.1×80×100 mm 铜片用酒精洗干净后,晾干备用。准备原漆一份,把备用铜片放在漆液内浸 1 min,取出挂在理化室内把多余的漆流去后,放置在 180±3 ℃恒温箱内,烘焙 30 min 后取出,观察涂片的色泽变化(或与前批漆板对比),漆膜不应有堆积和微粒、杂质现象 。

(3)固体含量:玻璃皿直径 7.5 mm,高约 15~20 mm,预先在 120 ℃烘箱中加热 30 min,在干燥皿中冷却后称量,在皿中加入 1.5~2.0 g 漆,使其均匀分布在皿底。在空气中放置30 min 后,水平放置在 180 ℃烘箱中,加热 1 h。试样取出,放在干燥皿内冷却到室温,再称量计算固含量 。

(4)粘度: 25 ℃, NDJ-79 型旋转粘度计, <10000 mPa∙s 。

自粘性漆包线性能测试

(1)外观:漆包线的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常温下无漆膜粘接(目测) 。

(2)漆膜连续性:取约 6 m 长的漆包线样品,将样品放入125 ℃的烘箱中加热 10 min,加热处理后,样品不能受到弯曲也不能受到拉伸。将样品放入 0.2 %食盐水中,食盐水中滴入适量 3 %酚酞的乙醇溶液,漆包线浸液长度应为 5 m。然后将溶液作为正极,试样的导体作为负极施加 12 V 直流电压 1 min,检查产生的针孔数 。

(3)粘结力:将漆包线样品紧密绕制在直径为 3.0 mm 的抛光圆棒上,绕制圈数为 45 圈,加在线圈上的负荷为 0.5 N,然后将螺旋线圈样品放入 170±2 ℃的烘箱中加热 30 min,取出冷却至常温后,在其下端垂直挂上负荷来测定试样是否能承受规定的负荷。测得粘接断开(第一圈和最后一圈除外)时的负荷即为粘结力 。

(4)耐热性:将漆包线样品用纸管绕线法绕成线圈,在线圈的一个端点放上载荷,载荷为允许最小粘结力的一半。然后将线圈套上心蕊,悬空吊入恒温箱中逐渐升温,直到重载将导线拉长,完全脱落时的温度为其耐热等级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