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00年Herschel发现红外辐射以来,辐射测温学已有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说在19世纪各国科学家主要致力于发现各种热辐射定律,例如克希霍夫定律(1859)、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1879-1884)、普朗克定律(1900)、维恩=位移定律(1894)等,那么20世纪则主要着重于应用。本世纪60年代之前,辐射测温主要用于高温范围(800℃以上),但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它已逐步扩展到中温、常温甚至低温范围。辐射测温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动态与快速测量。毫秒级、亚微秒级甚至微秒级辐射温度计的相继问世,标志着这种技术进入了-个崭新的阶段。在这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与接触测温例如电阻测温、热电偶测温不同,辐射测温直接应用基本的辐射定律。它的测量可以与热力学温度联系起来,因此可以直接测量热力学温度。在制订1990年国际温标(ITS-90)的过程中,铝凝固点(630℃)以上的某些数值来自于辐射的测量结果就是一个证明。
辐射测温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的测量不干扰被测温场,不影响温场分布,从而具有较高的测量准确度。辐射测温的另一个特点是,在理论上无测量上限,所以它可以测到相当高的温度。此外,其探测器的响应时间短,易于快速与动态测量。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例如核子辐射场,辐射测温可以进行准确而可靠的测量。
辐射测温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一般来说,它不能直接测得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要得到实际温度.需要进行材料发射率的修正,而发射率是一个影响因素相当复杂的参数。这就增加了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的难度。另外,由于是非接触,辐射温度计的测量受到中间介质的影响。特别是在工业现场条件下,周围环境比较恶劣,中间介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更大。在这方面,温度计波长范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此外.由于辐射测温的相对复杂的原理、温度计的结构也相对复杂,从而其价格较高。这也限制了辐射温度计在某些方面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