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樟松形态特征

2018/06/1984 作者:佚名
导读: 常绿乔木,树高 15 - 20 米 ,最高 30 米 。最大胸径 1 米 左右。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轮枝明显,每轮 5 - 12 个,多为 7 - 9 个, 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色, 2 - 3 年后变为灰褐色,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芽圆柱状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

常绿乔木,树高 15 - 20 米 ,最高 30 米 。最大胸径 1 米 左右。树冠卵形至广卵形,老树皮较厚有纵裂,黑褐色,常鳞片状开裂:树干上部树皮很薄,褐黄色或淡黄色,薄皮脱落。轮枝明显,每轮 5 - 12 个,多为 7 - 9 个, 20 年生前大枝斜上或平展,一年生枝条淡黄色, 2 - 3 年后变为灰褐色,大枝基部与树干上部的皮色相同。芽圆柱状椭圆形或长圆卵状不等,尖端钝或尖,黄褐色或棕黄色,表面有树脂。叶两针一束。稀有三针,粗硬, 稍扁扭曲,长 5 - 8 厘米 ,树脂道 7 - 11 条,维管间距较大。冬季叶变为黄绿色,花期 5 月中旬至 6 月中旬,属于风媒花,雌花生于新枝尖端,雄花生于新枝下部。 1 年生小球果下垂,绿色,翌年 9 月- 10 月成熟,球果长卵形,黄绿色或灰黄色;第三年春球果开裂,鳞脐小,疣状凸起,有短刺,易脱落,每鳞片上生两枚种子,种翅为种子的 3 - 5 倍长,种子大小不等,扁卵形,黑褐色,灰黑色,黑色不等,先端尖。千粒重随产地植株变化大,红花尔基产 7.9 克 ,大兴安岭 5.4 克 ,章古台地区 10 -12 克 。

樟子松耐寒性强,能忍受 -40 - -50 ℃ 低温,旱生,不苛求土壤水分。树冠稀疏,针叶稀少,短小,针叶表皮层角质化,有较厚的肉质部分,气孔着生在叶褶皱的凹陷处,干的表皮及下表皮都很厚,可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同时在干燥的 沙丘上,主根一般深 1 - 2 米 ,最深达 4 米 以下,侧根多分布到距地表 10 - 50 厘米 沙层内,根系向四周伸展,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1967 年是辽宁省章古台地区比较干旱的年份,六月份固定沙地 0 - 125 厘米 沙层含水量为 2 - 3% , 12 年生落叶松因干旱大部分死亡,杨树等阔叶树种的叶子黄枯或部分脱落,而樟子松仍然正常生长。

樟子松是阳性树种,树冠稀疏,针叶多集中在树的表面,在林内缺少侧方光照时树 干天然整枝快,孤立或侧方光照充足时,侧枝及针叶繁茂,幼树在树冠下生长不良。樟子松适应性强。在养分贫瘠的风沙土上及土层很薄的山地石砾土上均能生长良 好。在章古台沙地上曾先后栽植针阔叶树种 30 余种,唯樟子松能适应沙地不同部位环境条件,即使在条件最差的丘顶也能生长。此外,在榆林,伊克昭盟等地区沙地上也生长良好。过度水湿或积水地方,对其生 长不利,喜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黑龙江林科院肇东实验林场薄层碳酸盐草甸黑钙土上 pH7.6 - 7.8 总含盐量 0.08% ,生长发育良好, pH 值超过 8 ,含碳酸氢纳超过 0.1 即有不良影响。

樟子松抗逆性强。据调查 10 年生油松曾受到松针锈病的危害,而相邻的樟子松受害较轻;对松梢螟危害与油松相比亦有较强的抵抗力;辽宁南部地区,赤松、油松均遭松干蚧危害,唯独樟子松未发现受害。

樟子松寿命长,一般年龄达 150 - 200 年,有的多达 250 年,在章古台的条件下, 5 龄以前的生长缓慢, 6 - 7 年以后即可进入高生长旺盛期(每年高生长量 30 - 40 厘米),如人工固沙区 21 年生樟子松平均高达 8.6 米 ,胸径 14.8 厘米,最高 10.4 米 ,胸径 25 厘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