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低压电机保护发展史

2018/06/1964 作者:佚名
导读: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 10 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 1958 年我国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立了第一个继电器专业生产厂--阿城继电器厂,标志着我国民族继电器工业的诞生。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基本为电磁型、整流型。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晶体管继电保

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技术队伍从无到有,在大约 10 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先进国家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低压电动机保护器

1958 年我国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吸收、消化、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继电保护设备性能和运行技术,建立了第一个继电器专业生产厂--阿城继电器厂,标志着我国民族继电器工业的诞生。

60年代中,我国已建成了继电保护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和教学的完整体系。基本为电磁型、整流型。

60年代中到80年代中,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并采用。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

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我国1984 年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发电机保护和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也相继于 1989、1994 年通过鉴定。

至 2006 年底,220kV 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微机化率为 91.41%。

目前,国内继电保护的发展不管在软硬件技术还是在保护原理方面,都已达到甚至超过国外同行业的水平。

06 年国网公司交流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为 99.97%。

主设备(母线、变压器等)保护与线路微机保护相比,虽然起步较晚,经过多年的研究业已取得了可喜进展。元件保护动作情况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①元件保护原理及接线复杂。由于变压器各侧不是单纯的电气关系,存在磁耦合关系,因此如何判别变压器励磁涌流和故障电流是变压器保护一直以来在原理上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母线保护关联设备较多,接线复杂,不便于检修,母线保护抗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技术也不是很成熟。

②微机元件保护的起步和推广较晚,继电保护专业人员和运行人员因为对微机元件保护熟悉和掌握程度不够,运行经验少,在检修维护和运行操作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

③变压器、母线故障次数少,元件保护的动作次数相对较少,统计样本少,元件保护的正确动作率统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随机性。

我国直流保护,到现在,运行十年。总体上看,正确动作率曲线起伏较大。主要原因是:直流保护技术引进较晚,工程应用数量较少,直流保护技术、运行维护水平还不够成熟;直流保护动作次数少,统计样本少,数据统计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