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罗布麻叶植物介绍

2018/06/1993 作者:佚名
导读: 半灌木,高1-1.5m,有乳汁,无毛。枝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8cm,宽0.5—2.2cm,先端钝圆,有小芒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浅紫红色,钟形,先端5裂,两面具颗粒状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离生。蓇葖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河岸沙质地、山沟砂地、多石

半灌木,高1-1.5m,有乳汁,无毛。枝紫红色或淡红色。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1—8cm,宽0.5—2.2cm,先端钝圆,有小芒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不明显的细锯齿。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红色、浅紫红色,钟形,先端5裂,两面具颗粒状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离生。蓇葖果叉生。种子顶端簇生白色细长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生于河岸沙质地、山沟砂地、多石的山坡、盐碱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

性状

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色或灰绿色,边缘具细齿,常反卷,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质脆。气微,味淡。

化学成份

罗布麻叶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槲皮素,芸香苷,异槲皮素,黄酮苷类等,另含儿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氯化钾等,预试尚含甾体化合物。又据报道叶中含15种氨基酸,除上述氨基酸外,尚有赖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及苯丙氨酸。此外,含脂溶性成分棕榈酸蜂花基酯(myricyl palmitate)、棕榈酸十六醇酯(hexadecyl palmitate)、正三十醇、β-谷甾醇、羽扇醇棕榈酸酯(lypenyl palmitate)。罗布麻根含加拿大麻甙、毒毛旋花子甙元及K-毒毛旋花子甙-β。

鉴别

本品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表面有颗粒状角质纹理;气孔平轴式。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凸起;叶肉两面均具栅栏组织,上表皮内栅栏细胞多为2 列,下表皮内多为 1列,细胞极短,海绵组织细胞2~4列,含棕色物;主脉维管束双韧型,维管束周围及韧皮部散有乳汁管。

叶片外形

罗布麻白麻的真叶叶片较小而较厚,为长椭园形,呈浅灰色。白麻子叶短,为椭园形,色泽浅绿,叶脉较不明显;顶叶绿色或微带绿褐色。红麻子叶较长,为长椭园形,绿色较深脉明显。叶片较大较薄;其中新疆红麻与甘肃红麻中的细叶种叶形细长,线形或剑形,叶色深绿;东部省区红麻和甘肃红麻的大叶种则叶片较宽大,常呈披针形,色泽鲜绿。红麻的顶端小叶为紫红色或紫红中微杂绿色,其中新甘红麻顶端小叶的颜色较浓。

罗布麻生长期中叶片不断长大,但其演变常因类型而不同。根据实生苗播种后59 天、75天、157 天,三次记载看出:白麻叶片长度的增长比宽度增长迅速。

叶序

白麻实生株幼苗期为对生叶序,长大后植株中上部叶的位置略显交错,为“亚对生”,第二年趋向互生叶序,栽种原产地根茎萌发的白麻多为互生叶序,但有的麻株也出现参差不齐的对生叶。红麻实生苗第一年为对生叶序,第二年后往往出现少数亚对生叶序。地下根茎萌发的红麻以对生叶序为主,但常不典型,有的麻株主茎为亚对生,分枝上叶为对生;也有的类对生、互生叶序都有,在不同年份间也有所不同。

花的类型

罗布麻为顶生的单歧聚伞花序,主茎与分枝顶端都形成花序,开花期较长。

罗布白麻的花

罗布白麻的花较大,碗形或吊钟形,呈浅粉红色或极浅粉红色(有谓白色) ,内有紫色脉纹,上端裂成五瓣,中部以下联合。花冠开口处和花冠中部直径相差不多。

罗布红麻的花

罗布红麻花较小,粉红色,喇叭形,花冠中下部联合成筒状,盛开时花冠口朝外翻,故花冠口直径比花中部直径大。罗布红麻中以新疆、甘肃红麻花最小,东部省分罗布红麻花稍大。

罗布麻的花是区别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不仅罗布红麻和罗布白麻的花各具特征,而且同类别的地区类型间也存在差异。如西部罗布红麻花形较小而色泽稍深,东部罗布红麻花稍大而色稍浅。罗布红麻花的体型大小和原产地的纬度、地势有一定关系。产地由北向南,位置由内陆向沿海,花形有由较小向较大变化的趋势。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