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空气治理机来源及危害

2018/06/19123 作者:佚名
导读: 一、装修污染的来源及危害:毒气 主要来源 主要危害甲醛:人造板、油漆、粘合剂、涂料等使人体细胞蛋白质变性对视丘视网膜有较大损害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导致肺、肝及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甲醛还可能引起人类遗传损伤,也被国际癌症研究协会列为可疑致癌物。苯系物:油漆、涂料等 轻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导致:头痛、恶心、胸闷、昏沉、震颤,使血液及造血机能改变。对神经系、肝、肾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苯是白血病致病因

一、装修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毒气 主要来源 主要危害

甲醛:人造板、油漆、粘合剂、涂料等使人体细胞蛋白质变性对视丘视网膜有较大损害嗅觉异常、刺激过敏导致肺、肝及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甲醛还可能引起人类遗传损伤,也被国际癌症研究协会列为可疑致癌物。

苯系物:油漆、涂料等 轻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毒,导致:头痛、恶心、胸闷、昏沉、震颤,使血液及造血机能改变。对神经系、肝、肾及免疫系统产生影响。苯是白血病致病因子,是致癌物,可以减弱人类生殖能力。

氨:混凝土防冻剂 对皮肤、呼吸道、眼睛有刺激和损伤。可发生支气管炎、皮炎。

总挥发性有机物 有机溶液、建筑材料、纤维材料、家用燃料、室内装修材料 有刺激性,出现头晕、头痛、瞌睡、无力、胸闷等能引起机体免疫力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功能,还可影响消化系统,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功能,出现变态反应等。

二、装修污染致死210万儿童

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主任戴耀华于2003年3月22日在"首届中国室内环境污染与儿童身体健康研讨会"上披露,目前我国每年因装修污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致死亡的儿童约有210万,其中100多万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据了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室内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新建和新装修的幼儿园和家庭室内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室内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引起了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吴蓓秋说,表面上装潢越好,越漂亮的幼儿园,污染越大。医院传来的信息表明,斜视、弱视、近视的儿童越来越多,无不与环境装饰和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空气治理机是一种在绿色环保注重健康的当代最新流行的高科技电器设备。主要作用是针对办公、公众、居家等的室内、车内等相对封闭空气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物理、化学、微生物等空气污染物,使用静电吸附,紫外线循环风,气相干式分子重合等技术进行全面空气净化处理。并再此基础之上,按标准适当增加空气营养素负氧离子。实现消除室内空气污染,达到国家室内健康环境标准,消除疾病隐患,保障人体健康,增进人体身心愉快的作用。

效果原理

使用多层物理、化学、生物处理网对空气进行净化治理。

① 初级过滤网-治理:粉尘、烟尘、灰尘

② 纳米银杀菌过滤网-治理:细菌、霉菌、粉尘、灰尘

③ 医用级HEPA过滤网-治理:粉尘、烟尘、灰尘

④ 活性炭过滤网-治理:苯、TVOC

⑤ 高效特制过滤网-治理:甲醛、氨、细菌、霉菌

⑥ 光触媒过滤网-治理:苯、TVOC、氨

⑦ 紫外线杀菌灯光触媒过滤网-治理:苯、TVOC、细菌、霉菌

物理净化:医用级除尘标准。采用静电吸附等技术方法吸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除尘,治理物理污染,祛除烟尘、螨虫、花粉、粉尘等致病悬浮微粒。对可吸入颗粒物过滤的最小粒度范围达0.3微米。

化学净化:高效治理化学污染。高效特制过滤网采用高科技气相干式分子重合技术,以分解转化方式快速消减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等致命性化学物质。数小时内即可快速清除80%污染物。

生物净化:超广谱抗菌污染。可涵盖祛除环境中能引起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炎、哮喘、鼻炎等397种霉菌细菌;杀菌率达99.9%,达最高防霉等级。开机24小时即可将空气菌落数从1.2万降到<10cfu/ml,远低于医学标准有关传染病预防免感染空气临界标准200cfu/ml。持续使用可使室内空气保持在健康安全标准之中。

营养空气:产生负氧离子,2×106 pcs/cm3,使室内空气近似田野、森林环境。

易用性

·高性能智能传感器自动检测空气质量、调节净化速度

·对化学污染浓度较高的室内环境,提供高效快速强档处理

·节电方面的定时关机功能,传感器自动风速调节等多种节能功能

·静音设计,实现安逸清新的睡眠环境

·使用便捷方面,手动风速调节,遥控器和手动按键操作兼容

·各种电器物理安全保护设计,故障检测提示设计

质量标准

产品应该有权威第三方检测、检验报告证书等质量保证。比如,对空气治理效果的卫生部抗菌设备检测认证,大型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部门的各项检测报告,大型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的综合检测报告,以及相关电器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国内、国际标准检测认证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