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逸周书》更精确地记载"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可见以巩义为核心的河洛地区,自夏、商、周以来,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是以"居"为标志,即以房屋为代表,足见当时巩义一带古建筑之兴隆,这在文史古籍中也多有记载。另外民居也很发达,当时在这里居住的部落为有洛氏,据《汲冢·周书》记载:"有洛氏宫室尤长,地圃广大,工功日进,"一直至夏末,"成汤伐之,有洛以亡。"在巩义河洛交汇处的"花地嘴"发现的夏初遗址,不仅有房屋遗址,还在环绕居住地区的四周,发现大小不同的"护城河",以及大型祭祀坑和神秘的古陶器、玉器等,被列入国家的探源工程之一。但该遗址尚未出土砖瓦,可能仍处于殷商以前的"茅茨土阶"时期。
屋瓦大约应用于西周时期,东周时期是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建筑发展很快,屋瓦大量使用,巩义西南部的鲁庄镇桑家沟及滑城河一带,出现大量的大板瓦,并从地下发现大量的空心砖。巩义地区在周时为"巩伯国",春秋战国时期为"东周国",城池建设自不必说,省级文保单位"东周古城"遗址尚在,其房屋的形状,我们只能从芝田采集出土的一件铜彝(应是铜楼)上来分析:呈三层楼式结构,底层封闭,二层有窗,顶层无窗,楼顶中上加有一层一脊四重脊式过洞通风建筑,三层楼顶四重脊及戗兽明显,重脊檐下甚至有墀头外挑斗拱状建筑构件,高约16公分,长方形,宽约10公分,底层、二层高、三层及顶上局部建筑较低,可以说是周代巩义地区建筑的生动模型。
无独有偶,上世纪90年代在市区电业局出土的汉代三层陶楼,可以说与周代铜楼异曲同工:该陶楼长49公分,宽17.5公分,高39.5公分。底层就是封闭状,但外部有方形支柱8根:前后各三柱,两山各一柱,并有原始斗拱状支垫柱头(栌斗)于房檐之间。一二层均为外廊式,前后各有3根立柱与垫石和原始斗拱(栌斗);二层前后还开有十个窗户,且两山西侧有人字形踏步胡梯可上三层;三层是亮式大厅,前后左右都有大窗户,前后窗户稍间大,明间小,两山一侧有大窗,而另一侧二层胡梯对应之上层则有一方形三出形大门,门上印有五个"五铢钱"印痕,可能象征富贵或者金库。上中两层房顶是典型的汉代建筑,筒瓦下覆,顶层一正脊四戗脊,无兽与其它饰物。十分清楚地体现出巩义市汉代建筑的模型。另外,在其它许多镇,都出土有汉代陶屋、陶灶、陶井及陶厕与猪舍的相合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