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地下矿开拓设计平硐开拓法

2018/06/19114 作者:佚名
导读:借助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通达矿体,进行矿床开拓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开采赋存在地表浸蚀基准线以上的矿床,可充分利用矿石自重溜放,其生产能力大,便于排水、通风、多阶段出矿(岩),施工工艺简单,建设速度快,投资省、成本低、管理方便。一般中等规模以下的矿山多采用此法开拓。当其长度超过1000m时,为方便调车,可在平硐的适当位置设错车道;规模大的矿山通常可设计为双轨单平硐或单轨双平硐。长平硐设计须经技术经济方

借助与地面相通的水平巷道通达矿体,进行矿床开拓的方法。该法适用于开采赋存在地表浸蚀基准线以上的矿床,可充分利用矿石自重溜放,其生产能力大,便于排水、通风、多阶段出矿(岩),施工工艺简单,建设速度快,投资省、成本低、管理方便。一般中等规模以下的矿山多采用此法开拓。当其长度超过1000m时,为方便调车,可在平硐的适当位置设错车道;规模大的矿山通常可设计为双轨单平硐或单轨双平硐。长平硐设计须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论证确定。为加快长平硐施工速度和缩短建设周期,应在长平硐的适当位置设措施性井巷。设计双巷长平硐时,其间距一般为20~30m,双巷快速掘进时,为通风与安全需要沿平硐每隔100~200m设一联络巷道。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