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EOC技术标准

2018/06/1999 作者:佚名
导读:EOC1、有源EOC介绍 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overCoax”,但是与真正的EoC(基带EoC/无源EoC)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HomePNAoverCoax、HomePlugBPLo

EOC1、有源EOC介绍

涌现出很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以太网络信号经过调制解调等复杂处理后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尽管有人也称之为“EthernetoverCoax”,但是与真正的EoC(基带EoC/无源EoC)有非常大的差别,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信号不再保持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严格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是不可称之为“EoC”的。这类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HomePNAoverCoax、HomePlugBPLoverCoax、HomePlugAVoverCoax、WiFioverCoax、MoCA-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我们暂且总称之“有源EoC”或“调制EoC”。

HomePNA、HomePlugBPL、HomePlugAV和WiFi(WirelessLAN,WirelessFidelity)都是比较成熟的家庭联网技术,他们的发展均有数年的历史,MoCA则是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推出的基于同轴电缆的联网技术,是四种技术中最年轻的。HiNOC是最近中国市场新出现的一种标准EOC技术,也是专门针对同轴电缆的技术,但尚无商业芯片。

EOC2、MOCA

MoCA是同轴电缆多媒体联盟(MultimediaoverCoaxAlliance)的缩写,MoCA成立于2004年1月,创立者为Cisco、Comcast、EchoStar、Entropic、Motorola与Toshiba等。MoCA希望能够以同轴电缆(Coax)来提供多媒体视频信息传递的途径;它们利用Entropic的技术(c-link)作为MoCA1.0规范的依据。MoCA的成员认为,美国的家庭里同轴电缆的普及率高达70%,整个基础设施十分完整,加上同轴电缆传输多媒体视频资料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稳定,适合利用它来传输多媒体视频资料。MoCA产品可以利用现有的同轴电缆网络,结合光通信技术,用它来向大厦和小区提供高速宽带接入。

EOC3、降频WiFi

无线局域网技术是无线通信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WLAN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应用日趋广泛。在众多的标准中,人们知道最多的是IEEE(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802.11系列,此外制定WLAN标准的组织还有ETSI(欧洲电信标准化组织)和HomeRF工作组,ETSI提出的标准有HiperLan和HiperLan2,HomeRF工作组的两个标准是HomeRF和HomeRF2。在这三家组织所制定的标准中,IEEE的802.11标准系列由于它的以太网标准802.3在业界的影响力使得在业界一直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尤其在数据业务上。WiFioverCoax不同的厂家实现的方式略有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使用的频段不同以及是否变频。

MoCA发展路线图

·MoCA1.0发布于2007

·频段:850–1500Mhz。

·物理层速率:270Mbps

·MAC层速率:130Mbps

·用户数:63.

·在97%负载时,MAC速率达到110Mpbs.

·典型延迟:3ms

·频段宽度:50Mhz

·MoCA1.1发布于2008

·频段:500–1650Mhz。

·用户数:63.

·在97%负载时,MAC速率达到160Mpbs.

·典型延迟:3ms

·频段宽度:50Mhz

·MAC层速率:175Mbps(使用包聚集,packetaggregation)

·QoS

·优先级QoS

·参数化QoS(PQoS)–带宽预留

国内已经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比如北京金桥恒泰科技,成都飞光通信,成都海拓电子等

·MoCA2.0发布于2010

·频段:500–1650Mhz。

·用户数:63.

·典型延迟:3ms

·QoS

·优先级QoS

·参数化QoS(PQoS)–带宽预留

·MAC层速率:400Mbps、800Mbps(带宽为100MHz)

·物理层速率:700Mbps、1400Mbps(带宽为双100MHz)

·向后兼容不影响性能

·两种低功耗模式

·改善PER性能

·400Mbps已经可以使用

EOC4、HomePlugAV

2000年3月,由Cisco、HP、Motorola及Intel等数十家企业共同成立HomePlugPowerlineAlliance(家庭电力线网络联盟),以电力线架设局域网络的构想终于有了一致的标准和具体的进度。家庭电力线网络联盟随后在2001年6月发表电力线网络的第一份标准-HomePlug1.0。2003年2月开始HomePlugAV制定工作,2005年8月,家庭电力线网络联盟批准了新的HomePlugAV标准。 HomePlugAV的目的是在家庭内部的电力线上构筑高质量、多路媒体流、面向娱乐的网络,专门用来满足家庭数字多媒体传输的需要。它采用先进的物理层和MAC层技术,提供200Mbps级的电力线网络,用于传输视频、音频和数据。 HomePlugAV的物理层使用OFDM调制方式,它是将待发送的信息码元通过串并变换,降低速率,从而增大码元周期,以削弱多径干扰的影响。同时它使用循环前缀(CP)作为保护间隔,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了码间干扰,并且保证了各信道间的正交性,从而大大减少了信道间干扰。当然,这样做也付出了带宽的代价,并带来了能量损失:CP越长,能量损失就越大。OFDM中各个子载波频谱有1/2重叠正交,这样提高了OFDM调制方式的频谱利用率。在接收端通过相关解调技术分离出各载波,同时消除码间干扰的影响。 基于HomePlugAV的EOC产品去除低频干扰的频率后,在7-30MHz频段使用917个子载波;功率谱密度可编程,以满足不同国家的频率管制;每个子载波可以单独进行BPSK、QPSK、8QAM、16QAM、64QAM、256QAM和1024QAM调制;采用TurboFEC错误校验;物理层线路速率达到200Mbps,净荷为150Mbps,前同步码可被HomePlug1.0设备检测,从而实现两者共存,但互操作是可选项。

Homeplug宣布支持IEEEP1901,不再单独发展。

EOC5、HomePlugBPL

2004年上半年,HomePlug宣布了开发电力线宽带接入规范的意向,并向全球范围内的电力公司、服务提供商和PLC组织发出了参与邀请。10~11月,HomePlugBPL工作组成立,共有包括EDF、Intellon、Conexant、SPiDCOM、Current、Sharp等12家公司和PUA、UPLC等2个组织加入。HomePlugBPL工作组专门负责研究HomePlugBPL接入规范的市场需求文件(MRD)和相关标准,且得到了公用供电局、ISP因特网业务提供商及其它BPL工业团体的协作和支持。事实上全世界的公用供电局、ISP和各国的政府部门,都对利用无处不在的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宽带接入传输的潜力颇感兴趣。作为一种传统接入技术的成功替代方案,BPL市场正在迅速增长。2004年12月~2005年2月开发了HomePlugBPL的市场需求文件,并于3月向成员发布征求意见,同年5月该文件获得理事会批准。

HomePlugBPL的应用分为以电力公司为主的服务和以用户为主的服务。以电力公司为主的服务如远程抄表、负荷控制、服务的远程启动/停止、窃电检测、动态和汇总数据分析、电能质量监测、安全监视、停电通知、设备监视、配网自动化、分布式发电的监控等;以用户为主的服务包括有因特网宽带接入、VoIP、视频传输、安全服务、家庭病毒防御、远程网络管理和故障诊断等。

EOC6、HomePNA

HomePNA是HomePhonelineNetworkingAlliance(家庭电话线网络联盟)的简称,该组织于1998年成立,致力于开发利用电话线架设局域网络的技术,其创始会员包括Intel、IBM、HP、AMD、Lucent、Broadcom及3Com等知名公司。 HomePNA技术可以利用家庭已有的电话线路,快速、方便、低成本地组建家庭内部局域网,利用家庭内部已经布设好的电话线和插座,不需要重新布设5类线,增加数据终端如同增加话机一样方便。该组织共发布了三个技术标准,1998年秋天发布HomePNAV1.0版本,传输速度为1.0Mbit/s,传输距离为150米;1999年9月发布V2.0版本,并可兼容V1.0版本,HomePNA2.0传输速度为10Mbit/s,传输距离为300米。 2003年所推出的3.0版规格(2005年成为世界标准—ITUG.9954),将传输速率大幅提升到128Mbps,且还可扩充到240Mbps。HomePNA3.0提供了对视频业务的支持,除了可以使用电话线为传输媒体外,也可使用同轴电缆,为HomePNAoverCoax奠定了基础。它可与大部份的家庭网络设备,如Ethernet、802.11及IEEE1394等设备联接使用。支持Synchronous与Asynchronous两种媒体存取协议,即SMAC与AMAC。最新的标准是3.1版。 采用SMAC工作模式具备包聚合(packetaggregation)功能,以提升数据传输效率,最高速率可达240Mbps。AMAC工作模式无包聚合功能,最高速率可达128Mbps,至多可连结27部节点。市场上销售的HomePNA3.0产品差不多都是工作在AMAC模式。

HomePNA的唯一厂家,Marvell,宣布支持G.hn,不再单独发展。

EOC7、EMoC

EMoC就是EPONMACoverCable的缩写,采用EPONMac层协议,G.hnG.9660物理层协议的一种在广电Cable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是成都双信电子的一种芯片。与Deco是兼容的。

采用G.hn的物理层,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8Gbps。MAC层采用EPON的MAC层,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900Mbps。

EOC8、ECAN

ECAN是EthernetCoaxAccessNetwork的缩写,是仿照EPON技术来设计的在广电Cable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是普然的一种芯片。

EOC9、Deco

Deco(DatatransmissionwithEPONMACandCodedOFDM),采用EPONMac层协议,G.hnG.9660物理层协议的一种在广电Cable网络上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技术。是上海景略的一种芯片。与EMoC是兼容的。

EOC10、IEEEP1901

2005年7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成立P1901工作组,致力于统一电力线宽带通信的技术标准。内容涵盖电力线宽带通信的室内联网和室外宽带接入,以及两者的互操作性三部分。2008年12月IEEEP1901通过了电力线宽带通信的物理层(PHY)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的技术标准提案。提案包括三个可选项,基于HomePlug电力线联盟的HomePlugAV技术、基于松下公司的HDPLC技术和ITU-TG.hn的物理层规范。2010年2月IEEE已经完成最初草案并发布,将HomePlug电力线联盟的HomePlugAV技术、基于松下公司的HDPLC技术定义为物理层可选的标准,放弃了对G.hn兼容的努力。 江苏有线在2010年初发布的《江苏有线EOC技术规范》中已经将P1901标准定义为江苏省广电的EOC标准。

EOC11、ITUG.hn

2009年10月16日,ITU一致通过一项技术标准—G.hn(G.9660)。G.hn系列标准试图统一电力线、同轴电缆和电话线的物理层(G.9660,2009年10月16日已发布)以及MAC层(G.9661)规范,但它不能兼容已存的任何技术。G.hn的MAC层规范预计在2010年8月发布。G.hn能够实现以高达1.8Gbit/s(物理层)的速度处理高带宽多媒体内容。

有台湾的义传、领特有芯片,Marvell等也有芯片支持。

EOC12、无源EoC

无源EoC(EthernetoverCoax)技术基于IEEE802.3相关的一系列协议,也就是把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传输的一种传输技术。原有以太网络信号的帧格式和MAC层都没有改变,只是将从差分平衡信号(双绞线媒介)转换成非平衡信号(同轴电缆媒介)。其最大的特点是客户端是无源器件。 基带同轴传输系统占用0-65MHz频段为用户提供了10M的带宽。利用高低通滤波方式全部采用无源器件在同轴上实现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系统需要将原来的平衡方式传输的以太网信号变成不平衡方式传输,还要将以太网收、发信号合成一路信号,并完成100欧/75欧阻抗变换。 基带EOC技术是将以太网数据信号IPDATA和有线电视信号TVRF采用频分复用技术,使这两个信号在同一根同轴电缆里共缆传输的技术。根据我国的有线电视网络频率老国标分割的标准,将IPDATA信号在35MHz以下频段传输,TVRF信号在48MHz以上频带传输,可以实现两个信号的共缆传输,而互不影响,或者根据新国标65/87的分割点,EOC内置滤波器易于批量生产。在楼宇内利用HFC网络入户的同轴电缆将IPDATA和TVRF混合信号直接传送至用户端,再在用户端实现混合信号的无源分离。 无源EOC需要将以太信号和86MHz以上的CATV信号通过双工滤波器合在一起,需要双工滤波器具有高隔离度、高回波损耗、尽可能低的插入损耗,才可以有效抑制以太网产生的杂散信号。同时滤波器会产生相位非线性,需要对群时延进行必须的均衡。因此对信号指标和产品工艺要求非常高,否则容易引起信号不通畅。 因为无源EOC的能量主要集中在0到20MHz,而分支分配器的带宽一般为5到1000MHz,因此无源EOC无法通过分支分配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