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实验模态分析及其应用图书目录

2018/06/1975 作者:佚名
导读: 第一章结构振动的基本理论概念§1?1关于运动量的定义及表达方法§1?2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和特性参数§1?3多自由度系统的特性参数阵§1?4特征向量之间的正交性§1?5坐标变换与方程的解耦§1?6简谐力激励下的强迫振动§1?7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与杜哈美尔(Duhamel)积分第二章机械阻抗法与频响分析§2?1振动系统机械阻抗的概念§2?2单自由度系统的频响特性,导纳曲线§2?3单自由度约束系统的

第一章结构振动的基本理论概念

§1?1关于运动量的定义及表达方法

§1?2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和特性参数

§1?3多自由度系统的特性参数阵

§1?4特征向量之间的正交性

§1?5坐标变换与方程的解耦

§1?6简谐力激励下的强迫振动

§1?7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与杜哈美尔(Duhamel)积分

第二章机械阻抗法与频响分析

§2?1振动系统机械阻抗的概念

§2?2单自由度系统的频响特性,导纳曲线

§2?3单自由度约束系统的五种曲线及其特殊点

§2?4五种类型的导纳曲线的比较

§2?5具有结构阻尼的情况

§2?6机械导纳的传统测量方法

§2?7导纳曲线分析法原理

第三章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的理论背景

§3?1多自由系统强迫振动的模态叠加法

§3?2振动系统的物理模型和模态模型间的转换

§3?3频响函数

§3?4频响函数的图像

§3?5实验模态分析中坐标缩减问题

§3?6刚体模态

§3?7具有结构阻尼的情况

§3?8复模态理论

§3?9时域响应函数矩阵和时域响应计算模型

§3?10脉冲响应函数、频响函数与拉普拉斯变换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离散傅里叶变换、动态信号谱分析及小波变换

§4?1傅里叶级数的离散算法.采样定理

§4?2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4?3抗混滤波

§4?4快速傅里叶变换(DFT)

§4?5功率谱密度分析与频响函数估计

§4?6加窗和泄漏问题

§4?7选带傅里叶分析

§4?8要干函数与相干函数的估计

§4?9信号的时频分析技术

§4?10STFT与小波变换的比较

§4?11连续小波变换重构及其性质

§4?12几种常见的基本小波

第五章频响函数的测试

§5?1试验准备及试验设计

§5?2试验结构的激励方法

§5?3不同类型激励的应用和评述

§5?4单点宽频带激振条件下结构系统频响函数的估计

§5?5多输入多输出(MIMO)频响函数的估计

§5?6多输入多输出频响函数矩阵的Hv估计法

第六章频域模态参数识别

§6?1实测频响函数曲线的初步审核

§6?2单模态识别法

§6?3修正的单模态识别法

§6?4模态振型标准化

§6?5多模态识别法的原则及最小二乘法介绍

§6?6Klosterman迭代识别法

§6?7Levy法

§6?8正交多项式拟合法

§6?9优化识别法

§6?10单输入多输出(SIMO)识别法

§6?11频域多参考点(MIMO)识别法

第七章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法

§7?1时域信号的处理技术

§7?2时域最小二乘迭代法

§7?3时域复指数拟合法

§7?4Ibrahim时域法

§7?5节约时域法(STD)

§7?6多输入多输出(MIMO)复指数法

§7?7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

第八章应变模态分析和曲率模态分析

§8?1模态分析与变形能平衡的概念

§8?2应变响应的模态模型的各种推导方法

§8?3应变模态振型之间的正交性

§8?4实验应变模态分析

§8?5应力场分析

§8?6瞬态应变响应预测的模态模型

§8?7例:有小孔的悬臂板的实验应变模态分析

§8?8曲率模态的理论依据

§8?9曲率频响函数矩阵和曲率模态试验

§8?10曲率模态分析的工程应用

第九章结构动特性设计

§9?1部件分析

§9?2组合系统的频响特性的分析

§9?3子结构模态综合法

§9?4实验模态分析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综合法

§9?5结构局部修改重分析

§9?6动特性修改的灵敏度分析

§9?7响应的预估

§9?8激振力的识别

第十章模态分析的若干应用举例

§10?1简单移频法

§10?2动力吸振器设计

§10?3大型矿用车承载车架的模态试验与结构修改分析

§10?4大型滚筒式洗涤脱水机械的动特性设计

§10?530米高杆灯风致振动的测量分析

§10?6开口薄壁杆件的圣维南扭转刚度和翘曲刚度的识别

第十一章基于模态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的神经网络法

§11?1人的神经系统与神经元模型

§11?2人工神经网络与神经元模型

§11?3BP神经网络及BP算法

§11?4RNN网络及数据压缩的recirculation学习算法

§11?5结构损伤识别的神经网络分析法

§11?6结构损伤识别步骤

§11?7结构局部损伤辨识实例

§11?8结构损伤识别指标灵敏度比较及实例

§11?9运用频率指标诊断电机轴承故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