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8日10点08分,曹娥江大闸的28扇闸门落下。
2004年12月8日上午,曹娥江大闸基础工程打下第一桩。
2008年3月18日10时38分,随着最后一辆重型卡车将一车巨石卸入曹娥江,全长538米的曹娥江大闸堵坝戗堤全线合龙。
2005年8月5日至7日,台风“麦莎”正面袭击绍兴,12级以上大风,上游1公里处,为建闸前大桥而搭建的栈桥,其中一个桥墩的五根钢柱已被狂潮摧毁四根。
2003年10月1日围堰试抛,宣告了大闸建设进行曲的开始。50年的梦想正式走向前台。
2001年,市水利局副局长徐青松撰文《曹娥江口门大闸与绍兴经济可持续发展》,摆到了市领导的桌上。报告首次提出了兴建大闸的最大效益是为工业开发提供丰富的海涂资源的观点。接着,绍兴市提出了建设杭州湾跨江大桥,接轨大上海的发展战略。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这片广阔的海涂,大闸的功能被再次提升。同年,“重点抓好曹娥江口门大闸建设”明确写进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和《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
1971年大旱后,专家们首次提出了解决浙东水荒的方案——从富春江引水至绍兴,绍兴修建大闸,再引水至宁波、舟山。1998年,省政协领导视察浙东水利时,绍兴市水利水电局原局长盛鸿郎力主将曹娥江大闸作为富春江引水工程的首要项目,引起省政协关注。规划开始了筚路蓝缕的脚步。12月,浙江省政府正式批准《曹娥江流域综合规划》,曹娥江大闸为重要规划项目。
1958年年10月22日,当时的宁波专署成立汤浦水库指挥部,负责汤浦水库和曹娥江大闸两项工程,大闸闸址在上虞五甲渡。同年12月7日,两项工程同时开工。1959年,两项工程相继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