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千分表技术要求

2018/06/1987 作者:佚名
导读: 1、外观:百分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分度值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百分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2、各部分相互作用:①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②测杆的移动及

电子千分尺

1、外观:百分表的表蒙应透明洁净,不应有气泡和明显的划痕;表盘刻线应清晰平直,无目力可见的断线和粗细不匀;测头上不应有碰伤、锈迹、斑点和明显的划痕。其它表面上不应有脱漆、脱铬和毛刺及影响外观质量的其它缺陷。表上必须有制造厂名、分度值和出厂编号。使用中和修理后的百分表,允许有不影响使用准确度的外观缺陷。

2、各部分相互作用:

①表圈转动应平稳,静止应可靠,与表体的配合应无明显的松动。

②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③指针应紧固在轴上,测杆移动时,指针不应松动。

④紧固百分表装夹套筒后,测杆应能自由移动,不得卡住。

3、指针与表盘的相互位置。

①百分表的测杆处于自由状态时,调整表盘零刻线和测杆轴线方向重合,此时指针位置应符合表6—10—36的要求。

表盘刻度型式 指针在距零刻度左上方

50 4~12

100 8~25

200 16~50

②百分表测杆行程应超过工作行程终点,超过的行程应满足表6—10—37的要求。

表6—10—37超行程要求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超过终点的行程不少于(mm)

0-3 50 0.3

0-5,0-10 100 0.5

③转动指针对准任何整转数时,指针位置偏离零位应不大于15μm。

④指针末端与表盘刻线方向应一致,无目力可见的偏斜,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表6—10—38的要求。

表6—10—38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指针末端上表面至表盘距离(mm)

50、100 0.9

⑤指针末端应盖住短刻线长度的30~80%。

4、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应不超过表6—10—39的要求。

表6—10—39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

测量范围(mm) 表盘刻度型式(分度) 表圈直径(mm) 指针末端及表盘刻线宽度(mm)

0~3 50 42 0.10~0.20

0~5,0~10 100 >42 0.15~0.25

5、测头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表6—10—40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测头材料 钢 硬质合金 宝石

测头测量面表面粗糙度 Ra 0.1 Ra 0.2 Ra 0.05(6)

装夹套筒直径:直径为Φ800-0.015。

7、测力:测力应不超过表6—10—40的要求。

正行程中的最大测力值即为百分表的最大测力。单向行程中的最大测力值与最小测力值之差即为表的单向行程测力变化,各点的正行程测力值与反行程测力值之差,即为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均不应超过表6—10—41的要求。

表6—10—41测力要求

测量范围(mm) 最大测力 单向行程测力变化 同一点正反向测力变化

0~3,0~5,0~10 1.5 0.5 0.4

8、示值变动性:应不超过表6—10—42的要求。

9、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的影响不应超过表6—10—42的要求。

表6—10—42示值变动性

测量范围(mm) 示值变动性(μm) 测杆径向受力对示值影响(μm)

0级 1级 0级 1级

0-3,0-5,0-10 3 5 3 5

10、示值误差:百分表的示值误差不得超过表6—10—43的要求。

表6—10—43百分表示值误差

准确度

等级 百分表示值误差(μm) 回程误差

(μm)

任意0.1mm 任意1mm 0~3mm 0~5mm 0~10mm

0 5 8 10 12 14 3

1 7 10 15 18 20 5

11、回程误差:百分表的回程误差应不超过表6—10—43的要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