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游离甲醛测定

2018/06/1990 作者:佚名
导读: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用于树脂整理剂大多数是含甲醛的N-羟甲基类树脂。它们存在于纤维的内部,发生交联作用而赋予织物很好的防皱性能。但这类树脂整理剂在湿和热的作用下,均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游离甲醛。织物上存在有较多的游离甲醛会严重影响其服用性能,所以,织物上游离甲醛的含量是树脂整理织物的又一个品质指标。织物上游离甲醛的测试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戊二酮法。戊二酮又名乙酰丙酮,它在醋酸及醋酸铵作缓冲剂的

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

用于树脂整理剂大多数是含甲醛的N-羟甲基类树脂。它们存在于纤维的内部,发生交联作用而赋予织物很好的防皱性能。但这类树脂整理剂在湿和热的作用下,均会不同程度地释放出游离甲醛。织物上存在有较多的游离甲醛会严重影响其服用性能,所以,织物上游离甲醛的含量是树脂整理织物的又一个品质指标。织物上游离甲醛的测试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戊二酮法。戊二酮又名乙酰丙酮,它在醋酸及醋酸铵作缓冲剂的条件下,可与甲醛作用,生成二甲基吡啶(简称DDL)。

二甲基吡啶呈微黄色,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黄色水溶液的最大吸收光谱波长为412nm~415nm,并且该水溶液的色泽深度与甲醛含量成正比,因此可采用比色法来测定游离甲醛的含量。但这方法只适用于甲醛量较低的溶液(即8ppm以下)的测定,织物上甲醛的萃取液中甲醛的含量能满足这一测定要求。

(一)试液准备

1、戊二酮试液(有效期1~2周)

醋酸铵

150g

冰醋酸

3mL

戊二酮

2mL

蒸馏水

稀释至1000mL

2、1000ppm甲醛标准溶液

37%~40%甲醛

2.6mL

蒸馏水

稀释至1000mL

此时浓度约为1000ppm。

3、10ppm~12ppm甲醛标准溶液

吸取1000ppm甲醛标准溶液10mL置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此时即成10ppm~12ppm的甲醛溶液。并按下列方法标定。

用移液管吸取配制的10ppm~12ppm甲醛溶液25mL,置于碘量瓶中,加入c(1/2I)=0.1mo1/L碘溶液10mL,盖好瓶盖,置于暗处10min~15min。然后,加入c(H S0 )=1mo1/L硫酸溶液15mL后,用c(Na S 0 )=0.0333mo1/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浅黄色。加淀粉溶液5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记录其用量为V。另做空白试验,记录其耗用量为V0。

(二)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将所给的标准甲醛溶液(浓度为10~12ppm)按比例配成1、2、4、6、8、10ppm的甲醛标准溶液→分别吸取5mL置于刻度比色管中→各加等体积戊二酮试液→摇匀后置于80±1℃水浴中保温5min进行发色→取出冷却至室温→分别用分光光度计在415nm波长下测定其光密度值(以蒸馏水加戊二酮试液作空白对照)→以波长为横坐标,光密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三)织物上游离甲醛的萃取

采用液相萃取法:将织物剪成1cm×1cm左右的小块→准确称取1g左右(准确至0.001g)置于250mL干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盖上瓶盖→置于40±2℃水浴中保温处理1h(每15min振荡一次)→冷却至室温后,以玻璃坩埚进行过滤。

(四)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的测定和计算

准确吸取上述织物的游离甲醛萃取液5mL置于刻度比色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戊二酮试液→摇匀后置于80±1℃水浴中保温15min(发色反应)→取出冷却至室温→测定光密度值(选用的波长及空白对照液与绘制标准工作曲线时相同)→将测得的数据在工作曲线上查得对应的ppm值(如甲醛含量过高,不能查找时,可将萃取液稀释若干倍,重新测定)→按下式计算织物上游离甲醛量:

织物上游离甲醛量(ppm)=c×f×d/W

式中:c──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得的ppm值;

f──萃取液总体积v(mL);

d──萃取液稀释倍数;

W──织物重量(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