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内容

2018/06/1960 作者:佚名
导读: 1973年12月,美国正式实施第二代导航卫星工程,从1978年起开始发射和建设命名为“导航星”的军用导航卫星系统,并于1993年整个系统部署完毕。该系统可满足陆海空军的高动态的飞机、导弹等的导航定位需要。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由6个轨道面上的18颗卫星网组成,后来又修订为用21颗主用、3颗备用卫星在6个不同平面的轨道上绕地运行。所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同时看到这个系

1973年12月,美国正式实施第二代导航卫星工程,从1978年起开始发射和建设命名为“导航星”的军用导航卫星系统,并于1993年整个系统部署完毕。该系统可满足陆海空军的高动态的飞机、导弹等的导航定位需要。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最初由6个轨道面上的18颗卫星网组成,后来又修订为用21颗主用、3颗备用卫星在6个不同平面的轨道上绕地运行。所以,在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可同时看到这个系统的6~7颗卫星,用户通过这些信号能准确地确定自身所在的地理经纬度、高度和速度。GPS可对飞机、舰船进行连续实时导航,定位精度比“子午仪”更高,水平距离和高度精度均为5米。探险队员和勘测队员只需背负1000克重的便携式接收终端,就可确定自己所在经纬度和高度。这种新式导航定位系统能快速、连续地提供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和时间的信息,实现近乎实时的导航,一次定位时间只要几秒到几十秒即可完成。这个系统还同时向民用开放,只是接收机性能参数有所区别,导航精度略差一点(平均为15米)。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