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庐山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它是由山下常绿阔叶林向山上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因此,植被演替方向和演替的序列是介于这两种演替的过渡类型。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往往取决于对植物群落作用的"社会的和自然的"两种因素干预,植被本身生态学特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演替动态和演替方向;或是从森林植被向草、灌丛方向逆行演替,或是从草、灌丛植被向森林植被恢复到地带性顶级群落方向的演替。在这个过程中,总是进行着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有规律的转化。只有深刻掌握植被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各种植被类型的演替规律,人们才能合理利用植物资源和定向改造植被,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为迅速恢复它的自然景观,保护风景名胜,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经济,在植被保护和绿化营造方面,应根据自然群落的垂直分布与立地条件的差异,应用群落演替的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改造植被。在海拔400m以下的丘陵、湖滨地区,以发展经济林为主,营造用材林为辅;在距风景区较远的偏僻地区,宜造用材林和薪炭林;在土壤条件较好的地区,阳坡可种植油茶、油桐,阴坡种茶叶和果类等经济植物,或者营造杉、樟、木荷、锥栗及毛竹等用材林。
海拔400-900m处,一般坡度陡峻、土层薄,有的甚至基岩裸露,要迅速绿化和改造。坡度在45。以下,土层深厚的地段,宜营造杉木林、柳杉、日本扁柏、楠木、青冈栋、械树、毛竹等针阔叶用材林;坡度在45。以上的地段,目前,尚有一定数量的乔木树种,应当封山育林,可郁闭成林。海拔900m以上,是庐山的主要风景游览区和疗养地,虽然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黄山松林和灌丛等,为了使环境更加优美,对目前稀疏的落叶阔叶林,应逐步改造成为针阔叶混交林,这既可调节植被外貌的季节变化,又可起到防火和防松毛虫的危害;灌丛地段应改造为多种的针阔叶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在造林设计方面,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要选择生长快、寿命长、树形和叶形美观的树种进行营造,如日本冷杉、德国云杉、金钱松、中国鹅掌揪、杉木、香果树、四照花、灯台树、玉兰、青线柳和庐山厚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