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日前刊发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英国《金融时报》总编巴伯的专访,进一步对外释放了中国高层对于经济的思考。
李克强表示,从总体运行情况看,中国就业情况总体稳定。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稳增长根本上是为了保就业。
一季度,中国经济继续取得了平稳较快的发展,GDP增速尽管有所下滑但仍稳定在7%的水平上。经济增速没有滑出合理区间,就业情况也较为稳定。来自人社部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国家统计局制作的调查失业率的数据在5.1%左右,总体比较稳定。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就分析,中国和欧盟国家不一样,因为中国是二元经济,每年要给600万~700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二元经济条件下经济体的变化、弹性、承受率都有所不同,至少有一点是失业率不要上升,社会调查失业率补充数据略高一点,不要再上升。原有工人的工资比例有提高,包括再分配,使居民收入增速和GDP同步。
记者也注意到,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奋发有为,以改革的新成效、新红利支撑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增强全社会的信心,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其中,保就业同稳增长、增效益并列,显示当前宏观政策仍将就业作为重要区间调控目标,也是今年政策变动的风最重要的风向标。
瑞银证券对外发布的报告称,虽然近几个季度实体经济活动不断下滑,但劳动力市场尚未呈现太大的压力。尽管如此,决策层仍应警惕经济增速下滑所导致的企业经营环境恶化、债务负担加剧。虽然去年底至今决策层已陆续出台了一些宽松政策,但目前来看尚不足以抵消整体经济增速的下滑。
瑞银证券认为,为了缓和下行压力、保证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决策层需要出台更多宽松政策。将于4月底举行的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应会回顾一季度经济运行状况、为二季度宏观政策定调。我们预计政策基调将进一步释放宽松姿态以提高政策灵活性,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包括通过政策性银行加大信贷支持)、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从官方当前的政策方向来看,未来经济政策组合拳并不仅是放松那样简单,而是要更好的立足当前、兼顾长远。
如外贸增速,虽然3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5%、出口下降14.6%、进口8687亿元下降12.3%均显示外需乏力,但中国并不打算如发达国家一样采用贬值宽松政策。
李克强在接受采访时表态,现在人民币总体上处于基本稳定的水平。“我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因为我们不能靠贬值来刺激出口,不注重扩大内需,否则中国的经济结构很难得到调整。企业不能仅仅靠或者主要靠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出口量,而是应该练‘内功’,使自己的产品技术创新,质量有大的提升。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主要经济体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我们不愿意看见货币竞相贬值的状态出现,那会出现货币大战,逼着人民币贬值,我觉得这对世界金融体系不是个好结果。最后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全球化进程,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当前经济动能转换“衔接期”,李克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的确有经济下行压力,所以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财政货币政策方面都采取了微调,当然不是量宽,而是定向调控,应该说是起作用的。“我们的目标是把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要实现7%左右的增长率,而且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环境有所改善。”
李克强称,一方面通过财政货币政策的预调微调,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最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我们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瑞银证券估计,未来可能出台的政策包括:加快重点基建项目建设,再次降息并增加流动性支持(包括再次降准),鼓励地方政府大量购买商品房作为保障房房源,加快有利于增长的改革,以及扩大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规模。另外,央行可能会以政策性银行改革的名义为后者注资、并降低其融资成本,使其能为基建和公共服务提供更多信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