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地处川西断褶区,位于成都断凹,龙泉山熊坡背斜断褶带,江油芦山断褶带、峨眉山断块的交接处,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分异明显。县城以东大部份地区为夹江向斜,位于龙泉山背斜与熊坡背斜,三苏背斜之间。为雅安砾石层冰水沉积物所冲填形成的70余平方公里的漹甘大坝和220多平方公里的老冲积黄泥台地。县境中部,任山背斜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境,背斜两翼构成垄岗状丘陵地貌,多馒头山。青衣江以西的华头、木城片区的大部份,属于峨眉山余脉,山峰突起,山峦连绵与任山背斜相接,构成我县低山区地貌类型。地跨东经103°17'~103°44';北纬29°38'~29°55'。幅员面积748.47平方公里。县域内,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全县平坝、低山、丘陵分布较为均匀,3种地形各占三分之一。县域内水资源丰富,以青衣江为代表的大小河流共有20余条。野生石斛附生于高山岩石、树干上,喜温暖和雨量充沛的湿润、阴暗的环境。因此夹江多山、多河流的地理环境特征为夹江叠鞘石斛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本条件。
夹江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据气象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充沛,为1324.9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3%,最小相对湿度23%,年均日照时数1032.7小时,日照率24.3%,年平均积温6250.6℃,年平均无霜期307天。全县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夏季略长于冬季,分别为99天和96天。最热月是7月,基本上无酷暑;最冷月是2月,冬暖霜雪少,基本上无严冬。春季气温回暖快,但不稳定,秋季降温快,有绵雨。县境内各地气温的差异,由东南向西北,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年平均风速仅1~2 m/s,累年各月均以静风最多,西北偏北为县内的次多风向。县内阴天多,日照的分配也不平衡,实感光照不足但夏季比例大,夹江石斛在5~35℃的条件下即可生长旺盛,加上雨水多,因此夹江温和、湿润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叠鞘石斛生长。
夹江县域内土壤母质大致可分为九大成土母质,第四系新老冲积母质占一半以上,因此土壤质地的组成以壤土为主,其中重壤占一半,中壤占三分之一。
根据2009年完成的夹江县耕地地力评价报告,夹江土壤pH 值介于2.6~8.2之间,平均5.7,包括强酸性、微酸性、中性和碱性4个等级,其中适合竹类生长的强酸性和微酸性土壤面积共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0.1%,中性土壤面积次之,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5.6%,而碱性土壤面积最小,仅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3%。土壤有机质含量介于4.7~123.7 g/kg,平均27.2 g/kg。全氮含量0.03~3.89 g/kg,平均1.61 g/kg。碱解氮含量29~297 mg/kg,平均146 mg/kg。速效磷含量0.6~99.1 mg/kg,平均17.9 mg/kg。速效钾含量23~298 mg/kg,平均97 mg/kg,土壤养分含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在歇马乡、华头镇、麻柳乡等盛产夹江叠鞘石斛的地方,由于当地森林覆盖率广,树木落叶堆积腐殖层腐殖质含量高,为叠鞘石斛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适宜叠鞘石斛生长的土壤PH值在7~9左右,加之,在青衣江大小支流的沿途关灌溉下,土壤含水量充足,为叠鞘石斛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从而奠定了夹江叠鞘石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