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橡胶树植物学史

2018/06/19129 作者:佚名
导读:巴西橡胶树在巴西亚马孙地区,当地人叫它“赫维(Hevea)”。1775年法国植物学家乌布列特氏(Aublet)研究圭亚那植物时创立“Hevea”一词。1799年茂尔氏(Muell)正式建立了橡胶树属(Hevea),其中三叶橡胶为其代表种。原产于亚马孙森林的橡胶树,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于1904年引种。 在史前时期,橡胶只有

巴西橡胶树在巴西亚马孙地区,当地人叫它“赫维(Hevea)”。1775年法国植物学家乌布列特氏(Aublet)研究圭亚那植物时创立“Hevea”一词。1799年茂尔氏(Muell)正式建立了橡胶树属(Hevea),其中三叶橡胶为其代表种。原产于亚马孙森林的橡胶树,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于1904年引种。

在史前时期,橡胶只有南美的印第安人对其进行简单的开采和利用。最初的时候,橡胶可能是被当作财富或极其珍贵的物品使用。公元前500年左右,墨西哥特瓦坎一带因生产橡胶而形成了一个橡胶之国——奥尔麦克王国。在一幅6世纪的壁画上,画有阿兹特克人向部落首领进贡生胶的情景。南美印第安人称橡胶树为“会哭泣的树”,只要小心切开树皮,乳白色的胶汁就会缓缓流出。

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话“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制作橡胶的主要原料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就是由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及干燥而制得的。 百科x混知:图解橡胶

随着南美洲橡胶种植业的衰败,亚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树种植区域。马来西亚更是取代巴西成为新的橡胶王国。到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再一次推高了对橡胶的需求,同时也隔断了正常的橡胶贸易。由于人工合成橡胶无论是产量和品质都比不上天然橡胶,几大参战国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大然橡胶的来源。

美国依靠巴西的残余产能苦苦攴撑,德国和苏联则尝试从其他产生胶乳的植物来获取橡胶,日本则是对离自己不远的产胶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当时的日本军队内部,对于战争策路的选择有两大派,主张进攻苏联的北上派和主张进攻东南亚和南亚的南下派。最终,对于资源,特别是橡胶资源的渴望使得南下派压倒了北上派。为了实现南下的目标,日本必须打败当时控制着太平洋的美国海军。为此,日本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偷袭,试图短期内瘫痪美国的太平洋舰队。而偷袭珍珠港最终将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拖入了战争,美国的强大实力成为同盟国最终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坚实基础。很大程度上,橡胶树的诱惑导致日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战争策路,并最终使得正义的一方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橡胶树对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