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平截茶秆竹栽培技术

2018/06/19114 作者:佚名
导读: 当地环境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夏长冬短,热量丰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20℃,月平均最高温为32℃,最低为1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 800 ~ 2 200 mm,相对湿度80%,雨量集中在3 ~ 8 月份,霜期在12 月到翌年2 月。土壤发育于砂岩、页岩的偏酸性的中土层砂质壤土,土层簿,大多数在40 ~ 80 cm,腐殖质厚10 ~ 25 cm。此外,产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

当地环境为南亚热带气候区,夏长冬短,热量丰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为20℃,月平均最高温为32℃,最低为12℃,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 800 ~ 2 200 mm,相对湿度80%,雨量集中在3 ~ 8 月份,霜期在12 月到翌年2 月。土壤发育于砂岩、页岩的偏酸性的中土层砂质壤土,土层簿,大多数在40 ~ 80 cm,腐殖质厚10 ~ 25 cm。此外,产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98% 以上; 蕴藏有桫椤( Alsophila spinulosa) 、省藤( Calamus sp. ) 、格木( Erythrophloeum fordii) 、樟树( Cinnamomum camphora) 、毛红椿( Toona ciliata var. pubescens) 等珍贵树种,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原鸡( Phasianus gallus) 、岩羊( Pseudoisnayaur) 等珍稀动物。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摸索到茶秆竹生长特性和规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总结提出: 生长快的多种株相连、带土起苗、快速运输、适当浸水、撩壕深垦、回表土、疏植浅种( 大寒-清明湿润天气) 的系统方法。1992 年,坳仔、大坑山等其他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植茶秆竹。茶秆竹竹鞭沿山坡向四周发展,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地下龙","地下龙"具有迅速扩大和恢复种群的能力。茶秆竹一般种植于坡度大于5°以上的台地、坡地及偏僻的荒地,很少将茶秆竹植于村旁、房前屋后。新种茶秆竹,立地条件选择以符合大坑山自然条件为宜,一般抚育2 ~ 3 年,6~ 7 年后开始间伐。第一次采伐后,每隔1 ~ 2 年间伐一次。茶秆竹笋期为3 ~ 4 月,笋期禁止放牧、伐竹和采笋。山脊立地条件较差,水分和养分容易流失,需连续生长10 年以上,合理间伐,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吃竹者多,养竹者少",盲目种植,造成茶秆竹产量低、品质差。茶秆竹种植3 年采收、年年间伐的报道缺乏科学依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