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塑化机理简介

2018/06/19123 作者:佚名
导读: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人工材料, 2000 年世界混凝土产量可达 48 亿立方米, 我国可达 17 亿立方米。 随着建筑工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如较高的施工性能以及强度和耐久性等。 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十分重要的组份, 可以在极小掺量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这一点已经在大量的实验和工程应用中得到验证。 外加剂也已

混凝土是建筑行业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也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人工材料, 2000 年世界混凝土产量可达 48 亿立方米, 我国可达 17 亿立方米。 随着建筑工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建筑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如较高的施工性能以及强度和耐久性等。 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十分重要的组份, 可以在极小掺量情况下较大幅度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这一点已经在大量的实验和工程应用中得到验证。 外加剂也已成为商品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份之一。 其中, 减水剂(包括高效减水剂, 即超塑化剂)是主要品种。 高效减水剂(超塑化剂) 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水灰比( W/ C)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因此, 国内外在超塑化剂的研究和开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人提出材料的五要素模型, 即成分、合成/加工 、结构、性质和使用效能, 将它们连接起来则形成一个六面体。 六面体的中心部位是材料的理论和材料设计与工艺, 这对六面体的各个顶点产生影响。 作者认为, 材料的理论水平直接影响材料的设计和工艺, 从而对材料的合成/ 加工产生影响, 进而影响成分、结构, 最终影响性质和使用效能。 对于混凝土超塑化剂而言, 人们对它的开发上倾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但往往不能带来相应的回报, 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深入是重要原因之一 。

一般认为, 水泥和水接触后会形成絮凝结构, 这种结构会包裹一部分水使之对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的流动性没有贡献。通常认为减水剂(或超塑化剂)的减水机理是, 减水剂(或超塑化剂)和正在水化的水泥颗粒接触后会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上, 减水剂(或超塑化剂)通过电位斥力和位阻斥力将水泥浆絮凝结构破坏, 从而达到减水增塑的目的。 但是, 这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面 , 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例如, 减水剂(或超塑化剂)的吸附形态、吸附的过程、与水泥矿物的反应、吸附的经时演变、液相中减水剂(或超塑化剂) 分子的作用等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