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苞鸢尾 Iris anguifuga
多年生草本,植株冬季常绿,夏季枯萎,基部围有少量老叶叶鞘的残留纤维。根状茎粗壮,肥厚,斜伸,棕红色或黄褐色,靠近地表处常膨大成球形,黄白色。叶条形,长20-30厘米,宽5-7毫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有3-6条纵脉。花茎高30-50厘米,具4-5枚茎生叶,叶狭披针形,长8-12厘米,宽约5毫米;苞片1枚,草质,狭披针形,长10-13.5厘米,宽约8毫米,顶端渐尖,与上部的茎生叶相似,苞片内只有1朵花;花蓝紫色,直径约10厘米;花梗长2.5厘米;花被管细,长约3厘米,上部略膨大,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5-5.5厘米,宽约8毫米,有褐色的条纹及斑点,顶端微凹,爪部狭而长,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4.5-5厘米,宽约3毫米,有蓝褐色的条纹;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鲜黄色,较花丝长,花丝扁平,与花药等宽;花柱扁平,长4.5-5厘米,宽约6毫米,呈拱形弯曲,顶端的裂片细长,狭三角形。蒴果三棱状纺锤形,长5.5-7厘米,直径1.5-2厘米,外被稀疏的黄褐色柔毛,顶端有长喙,果梗长约5厘米;种子圆球形,直径4-5毫米。花期3月末4月初,开花时间约1周,果期5-7月。
产安徽、湖北、广西。生于山坡草地。浙江、江西、贵州等地常见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药草园的栽培植物,原产于湖北咸宁。
民间用其根状茎治疗毒蛇咬伤,疗效显著,又内服能润肠、通便、致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