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宗教建筑

2018/06/19141 作者:佚名
导读: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宗教建筑类型。遍布中国大地的佛教寺庙建筑。尽管佛教是由印度传人中国的,但中国的佛教建筑与印度的寺院大不相同。中国的寺庙深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它们庄严雄伟,精美华丽,和自然的风景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特有的中国佛教建筑特色。 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很多如摩尼教(明教)、袄教(拜火教)、天主教、

宗教建筑图片

世界上不同宗教的建筑有不同的风格,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宗教建筑类型。遍布中国大地的佛教寺庙建筑。尽管佛教是由印度传人中国的,但中国的佛教建筑与印度的寺院大不相同。中国的寺庙深受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它们庄严雄伟,精美华丽,和自然的风景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特有的中国佛教建筑特色。 中国古代流行的宗教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还有很多如摩尼教(明教)、袄教(拜火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宗教建筑图片

佛教建筑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传入中国,所建的第一个寺院是洛阳的白马寺,现在见到的白马寺是重建的。根据记载,白马寺的平面为方形,佛塔为寺院中心,仿照印度的形式建造,建筑装饰多为佛像。

汉末苲融在徐州兴建了浮屠寺,据记载寺院规模很大,楼阁建筑和回廊为中国风格。中国的第一座佛雕像就诞生于浮屠寺中。

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于247年来建业传法,建造了建初寺和阿育王塔。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仅洛阳一带就曾建寺院1200多座,我国著名的佛像石窟多数是在这个时代开始建造的。北魏的永宁寺是当时著名的寺院之一,由皇室建造,该寺的主体部分由塔、殿和廊院组成,采取中轴线对称布局,中心为三层台基上的九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环绕围墙形成矩形院落。院落的东、南、西三面中央开门,门上都建有门楼。院北是较简单的乌头门。僧舍等附属建筑在主体建筑的后面和西侧。寺墙四角建角楼,墙上有短椽并盖瓦,墙外挖壕沟环绕,栽种槐树。该寺与东汉末期的浮屠寺一样属于前塔后殿的形式。

这个时期有很多“舍宅为寺”的情况,像这种寺院一般利用原有的建筑,成为“前殿后堂”的样式。

此时期的石窟寺还没有脱离印度佛寺的影响,表现的特征主要是:石窟内除了佛像外还有佛塔,火焰形的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但是寺院布局、木梁柱屋架和很多建筑符号都表现出中国特点。

隋、唐五代到宋,是中国佛教大发展时期,虽然其间出现过唐武宗和周世宗灭佛事件,但时间较短,并没有影响整个佛教的发展。

隋唐时期较大的佛寺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方法,按照轴线依次排列山门、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大殿。建筑群的核心已经从塔变为殿,佛塔一般建在侧面或另建塔院。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造像,还有刻有《佛顶胜尊陀罗尼经》的石幢。到晚唐时,寺院已经有钟楼的定制,钟楼一般在轴线的东侧,到了明代才普遍在轴线的西侧建鼓楼。五代时候出现了“田”字形的罗汉堂;转轮藏最早出现在南朝,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转轮藏在宋代建造的隆兴寺里;宋代律宗寺院出现了专门的戒坛。元、清两代在西藏和蒙古一带藏传佛教流行,但对中原佛教建筑的影响不大。流行在汉族地区的佛教一般称为汉传佛教。小的寺院称为“庵”(或为比丘尼寺院),大的称寺,更大的在寺院名称前加一个“大”字,如大慈恩寺、大相国寺、大圆满寺等。明、清时期又建立了以四座名山为圣地的道场,所谓的道场就是佛教的普法之地。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

藏传喇嘛寺院的建筑一直采用厚墙、平顶的样式,没有受中原佛教的影响。南传小乘佛教分布范围小,在我国西双版纳一带,建筑和中原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宗教建筑图片

道教建筑

中国的道家思想起源较早,并不是像现在所传的是老子创立的,而是起源于中国早期的巫术,后引用了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东汉时期形成正式的宗教。道教建筑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格体系,而遵循的是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一般为中轴线布局,以殿堂楼阁为主,不建塔和经幢。

宗教建筑图片

伊斯兰教建筑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7世纪初,唐代由西亚传入中国。伊斯兰教因为教义和仪典的要求,建筑与佛、道两教不同。一般所建寺院称为“清真寺”或“礼拜寺”,在寺中建有召唤信徒用的“邦克楼”或“光塔”,还有供膜拜者净身的浴室。大殿内没有造像,仅设朝向圣地麦加供参拜的神龛。建筑装饰纹样只有《古兰经》经文和植物、几何形图案。

早期的礼拜寺受外来影响很大,如广州的杯圣寺、元代重建的泉州清净寺。这些建筑上有如下外来特征:高耸的光塔、葱头形的尖拱门和半球形的穹隆结构。建筑较晚的清真寺,除了神龛和装饰题材外,所有建筑的结构和外观都采用中国的建筑形式。如,西安化觉巷的清真寺和北京牛街清真寺。

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基本保持本民族的特点,没有跟随汉族地区的中国化而改变。原创

基督教建筑

教堂 教堂原意为主的居所,后成为基督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天主教教堂内部装饰华丽,主要由祭坛、圣像、圣画、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等构成,充满神圣感和神秘宗教气氛;东正教教堂内部装饰富丽堂皇,设祭坛、圣像、圣画(主要为镶嵌画)等,通常设屏风把圣所与其他部分分隔;新教反对教堂神秘气氛,既不设祭坛,也不崇尚圣像、圣画、雕塑、彩色玻璃等装饰,趋于简朴,重讲道,礼堂多长方形,讲台占据显著位置,且面向会众。

建筑风格 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各种建筑风格也同时传人。中国现存的基督教教堂,主要有罗曼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拜占廷式、中国传统式等建筑风格。

1.罗曼式教堂:以半圆形拱穹结构、厚重坚实石墙和高大巍峨塔楼为主要特点,外形似宫殿城堡。圣堂结构基本是长方形,中庭两旁加盖长方形耳堂,成为十字架形建筑,在十字交汇处常建高起的圆屋顶。圣堂门、窗通常是拱形,窗户狭小,多连拱柱廊,内部光线幽暗。圣堂外形正面通常有钟塔(楼),圣堂大门门楣、内部石柱柱头都用雕刻装饰。上海松江佘山圣母大教堂,被誉为“东方之冠”和“远东第一大教堂”。此教堂建筑外部罗曼式风格内部融哥特式风格,部分建材与装饰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整体建筑平面呈拉丁式十字形。大堂高17米,教堂内设3000个座位,可容纳近4000名教徒。

2.巴洛克式教堂:主要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壮观门面、高大穹隆屋顶、富丽豪华装饰,造型上多使用穿插曲面和椭圆形空间,殿堂多为圆形、椭圆形、梅花形、圆瓣十字形等单一空间。圣堂内部的中庭宽大,祭台上方为高耸穹隆屋顶。中国现存著名的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俗称南堂,是北京现存最早的基督教教堂,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修建,清顺治七年(1650)德国人汤若望重建,现今教堂为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

3.哥特式教堂:主要特点是屋顶多处有大小不同的尖塔和钟楼,具有高、直、尖向上的动势,处处充满向上的活力,粗犷轻灵的垂直线直贯建筑全身;墙壁上窗户较大,多用美丽的彩色玻璃,并绘有《圣经》图案,光线充分射人使圣堂明亮艳丽,大门和窗棂都有雕刻绘画装饰,建筑上多采用圆雕和高浮雕。中国现存著名的有北京西什库天主教堂、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广东广州圣心教堂等。

4.拜占廷式教堂:拜占廷式的建筑风格,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主要特点是采用“集中式”和“希腊十字形平面式”布局,建筑平面外形通常为方形、十字形、八角形等,圣堂中央是一大型穹隆圆屋顶,大教堂包括中央大圆屋顶及几个小型圆屋顶,穹隆形屋顶由独立柱和帆拱构成。东正教教堂多为拜占廷式建筑。中国现存著名的有黑龙江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上海徐家汇东正教教堂(亦名圣母大教堂)等。

5.中国传统式教堂:位于上海梧桐路的“老天主堂”,又称“敬一堂”,是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教堂,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是上海地区最早建立的天主教教堂。该教堂与外国传统教堂建筑不同,大门为牌坊式门楼,礼拜堂是中国式厅堂,惟门窗玻璃及祭台保持浓厚的西方教堂色彩。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