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橡椀树栽培技术

2018/06/1984 作者:佚名
导读: 造林方法 造林地的选择:橡椀树的造林地是多种多样的。采伐迹地,灌丛地或荒山荒地都可用来营造麻栎林。造林方式:(1)、播种造林。为防鼠害,播前可用磷化锌拌种。播种穴规格30×30×30厘米。可秋季随采随播,亦可春播。每穴播4~7粒种子。(2)、植苗造林。橡椀树植苗造林,自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分"前均可进行,挖穴,穴规格为40×40×30厘米。栽植深度比根颈深2~3

造林方法

造林地的选择:橡椀树的造林地是多种多样的。采伐迹地,灌丛地或荒山荒地都可用来营造麻栎林。

造林方式:

(1)、播种造林。为防鼠害,播前可用磷化锌拌种。播种穴规格30×30×30厘米。可秋季随采随播,亦可春播。每穴播4~7粒种子。

(2)、植苗造林。橡椀树植苗造林,自秋季落叶后至翌年"春分"前均可进行,挖穴,穴规格为40×40×30厘米。栽植深度比根颈深2~3厘米,覆土踏实。也可以截干栽植。

造林密度:

(1)、用材林。初植密度一般为300~400株。10~15年生林分,间伐后每亩保留150~200株,15~20年生以上林分,间伐后每亩保留100~150株。

(2)、薪炭林。密度可稍大些,每亩330~440株。

幼林抚育:造林后,连续进行除草松土2~3年,第1年3次(4~5月,6月及8月)。第2年2次(4月及6月)。第3年1次(6月)。播种造林的麻栎苗,于6月间苗2次。

橡椀树应及时修枝,以培养优良干形,把枯死枝、衰弱枝、病虫害枝及徒长枝剪掉。在混交林中,还要砍掉压抑麻栎生长的其它树种,在麻栎侧下方的伴生树种和下木,则应尽量保留。

播种育苗

种子采收:选择同一种子区域与造林地区的气候、土壤相近的优良母树采集果实。9~10月果实生长定型,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或栗褐色,果皮光亮,标志果实成熟,继而自然脱落,应及时采集。一般初期脱落的多系发育不健全或遭受虫害的果实,大小不均,品质较差,数量也少。中期脱落的果实饱满,重量大,数量较多,品质最好。故采种应在脱落盛期及时从地上拾取,或在树下铺设塑料布收集。橡实落地后易被野兽啮食,所以要及时采集。采收后要清除壳斗、小枝、叶片及有缺陷的橡实,保留饱满的种子。

种子灭虫:麻栎果实象鼻虫(Curculio spp.)对麻栎种子危害极为严重,于幼果期间产卵于果皮之下,橡实成熟后孵化为幼虫,啮食橡仁。因此,橡实采收后要及时灭虫处理,通常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是水浸灭虫。采收后的种子装入纺织袋内,浸入流动的河水中(切不可把种子在死水泡或缸、桶等容器内长时间浸泡),纺织袋要浸入水面以下,上面用石块等重物压好,以免漂浮,流走。一般浸泡7~10 d可杀死种内象鼻虫,再从水中将种子捞出。

种子晾晒:经浸泡的种子要及时摊开晾晒,以防发热霉烂。晾晒地点选在平坦、干燥的地方,摊放厚度3~5 cm为宜,每天要翻动4~5次,晾晒7~8 d后,种皮由红褐色逐渐变为黄褐色,有少部分种皮欲开裂时,便可将种子收集起来,暂时摊放在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屋内。摊放厚度10~12 cm左右,要定期翻动,使其含水量保持在30%~60%,以防发芽、变质和干裂。

种子贮藏:种子越冬贮藏可采用室内混沙埋藏的方法。贮藏室应选择通风、不受阳光直射、无供暖设施的空屋。一般在12月上旬至中旬进行,先在地面上铺7~10 cm细沙(沙子湿度要求含水量70%左右,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然后铺上5~7 cm种子,再铺5~7 cm细沙,一层种子一层沙,堆积厚度在40~50 cm,最后在上面封盖10 cm细沙。在埋藏过程中要每4 m2范围内设置一草把。以利于通气,草把要高出沙面20 cm。贮藏期间,要定期检查,防止种子发热、发霉,防止鼠害。贮藏时间多为100~120 d。

种子催芽: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前4~5 d,将种子筛出。

水选后的种子,要及时摊放在地面上,种子下面铺1~2层草帘,种子摊放5~7 cm厚,每天翻动2次,种子干燥时适时喷水。一般4~5 d后,待种子有30%左右发芽后,便可播种。

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土、轻壤土作为育苗地。土壤粘重、通透性差的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块不宜用作育苗地。整地育苗地要进行细致整地,包括翻耕、耙捞、平整,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等。最好是秋翻春整,因为秋翻对改良土壤,保墒蓄水,减少杂草,消灭虫害都有显著作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