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培养和驯化。
表 污泥SVI值异常原因及对策
异常现象 | 原因 | 具体原因 | 对策 |
SVI值异常高 | 原废水水质变化 | 1.水温降低 2.pH值下降 3.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大量进入 4.N、P不足 5.腐败废水大量流入 6.消化池上清夜大量流入. 7.原废水SS浓度太低 8.有害物质流入 | 降低污泥负荷 加碱调整 降低负荷 投加氨水、硫胺、尿素、磷酸盐 降低负荷 减少流入量 缩短初沉池停留时间 去除抑制物 |
曝气池管理不善 | 9.有机负荷过高或过低 10.溶解氧不足 | 相应采取措施 增加供气量、短时间闷曝气 | |
二沉池管理不善 | 11.活性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太长 | 缩短停留时间,加大回流量 | |
SVI值异常低 | 原废水水质变化 | 12.水温上升 13.土、砂石等流入 | |
曝气池管理不善 | 14.有机负荷过低 |
①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进水氮、磷不足;pH太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进水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②非丝状菌膨胀
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产生的膨胀。
一种是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太高,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P,或者DO(溶氧)不足。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又不能代谢分解,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正常为100﹪左右),呈粘性的凝胶状,无法在二沉池分离。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导致细菌中毒,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粘性物质,形不成絮体,也无法分离。
③临时措施
临时控制措施包括污泥助沉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和杀菌法。
二沉池出水异常主要表现在透明度降低、SS和BOD值升高、大肠菌群数增加等。原因要从二沉池本身和污泥特性两方面分析,判明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对策。
原因:
(1)由于曝气池中含有硝酸盐,沉淀池中有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
(2)由于在曝气池底积压时间过长,形成厌氧作用,产生CH4和CO2
(3)若产生H2S,活性污泥便变黑,并发生臭味。
通常曝气池的设计不当,回流缝易于被活性污泥堵塞,才发生这种现象。上述几种污泥上浮现象和活性污泥的性质无关,只团污泥中产生气泡,使污泥密度低于水,因此污泥上浮不应与污泥膨胀混为一谈。
真正的污泥膨胀可分成"菌胶团膨胀"和"丝状菌膨胀"二类。
菌胶团膨胀
菌胶团膨胀的污泥片中含有大量的结合水,正常的活性污泥含有90%的结合水,但SVI=400的活性污泥,含有380%的结合水,显微镜观察这种污泥,可见污泥片疏松,表面增大。
丝状菌膨胀
丝状菌膨胀的污泥在量皿中沉淀得很慢,SVI大于100,有时甚至大到2000以上,上清液很清洁,膨胀的污泥有时发生甜或水果香。
丝状菌膨胀的污泥片和正常的活性污泥相似,只不过从污泥团块中伸出很多长的丝状菌,有时污泥片几乎全由丝状菌组成。丝的直径约1微米,不分枝。
这种丝状菌大多属球衣细菌。球衣细菌可在各种简单的,可溶性的底质中生长繁殖,但在复杂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中却生长很慢,它们可利用氨或硝酸盐作为氮源,但需维生素B12或给它蛋氨酸的营养。
球衣细菌是否可在厌氧的条件下生长,尚存疑问,但有人发现它们可在DO低于0.1mg/l的条件下生长,它们生长的最适pH为5.8~8.1。最适温度为30℃.在15℃以下便不能生长,因此它不是活性污泥低温解体的原因。
从上述这些资料可以知道,引起丝状菌膨胀的原因似乎是简单的可溶性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易于被子丝状菌同化。所以有利于丝状菌的生长而复杂的可溶性化合物,它们必须在水解以后才能被同化的这些化合物有利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长,而且不论是哪一种底物,如果负荷太高都会引起丝状菌膨胀。
组成废水的各种成份,由于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污泥膨胀,如废水中c/n比失调,若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可适当的投加尿素,碳酸铵或氯化铵。如系统进水浓度太高,可减低进水量。
其它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或石油,以及含有大量的腐败物质都可以引起膨胀。在曝气池中过多或过少的充氧。或搅动不充分,短流混凝土合液中固体的含量过低或过高,都可引起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