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氧、固态氧形成于正常大气压的54.36K(-218.79°C)以下。固态的氧气由于吸收红色光,像液氧一样,是浅蓝色透明物质。 氧分子因它在分子磁化(molecular magnetization)上与晶体结构、电子排布、超导电性的关系而受到关注。氧分子是能承载磁矩的唯一的简单双原子分子(通常情况下纵使所有分子也只有少数能够如此)。它被认为是"受自旋控制(spin-controlled)"的晶体,并因此展现出不寻常的磁性规律。在极高压下,固氧从热绝缘材料变成金属的形态;而在极低温下,它甚至能变成超导体。对固氧的结构研究始于19世纪20年代,目前,已确定六种泾渭分明的晶体相。固氧的密度从α相的约21 cm/mol,到γ相的约 23.5 cm/mol 。
通常我们所说的固态氧并不是固态的氧气,而是由过碳酸钠、稳定剂、增效剂制成的白色或彩色(经染色而成)颗粒状增氧剂。增氧剂采用特殊圆柱形颗粒设计,能够直接沉入池塘底部,与水反应后产生大量氧气,迅速增加水体溶氧,并能长时间维持水中的高溶氧;在池底产生大量微小氧气气泡上升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溶解到水体中,对池塘底层和中下层水体进行增氧,达到"立体增氧"的效果,真正有效解决了底层缺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