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本书的写作背景和意义
1.2 地下水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1.3 地下水资源计算和评价方法综述
1.4 地下水资源预测方法综述
1.5 地下水资源规划管理模型综述
1.6 当代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1.7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综述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变值系统理论
2.1 给水度的测定与计算
2.1.1 给水度的概念及其发展
2.1.2 常值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2.1.3 变值给水度的确定方法
2.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2.2.1 降雨人渗补给系数计算
2.2.2 影响降雨入渗补给系数的主要因素
2.3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与灌溉回归系数
2.3.1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2.3.2 灌溉回归系数
2.4 潜水蒸发系数
2.5 其他水文地质参数
2.5.1 渗透系数和导水系数
2.5.2 储水率与储水系数
2.5.3 越流系数和越流因数
2.6 平原浅层地下水补给资源确定
2.6.1 降雨入渗补给量
2.6.2 灌溉人渗补给量的计算
2.6.3 河渠渗漏补给量
2.6.4 其他补给量的计算
2.6.5 重复量的计算
2.7 地下水资源变值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2.7.1 问题的提出
2.7.2 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变值系统
2.7.3 地下水资源量变值系统
2.7.4 地下水最佳埋深及地下水库可能最大补给量
第三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计算实例
3.1 降水与蒸发基础
3.1.1 降雨类型
3.1.2 降水的基本要素
3.1.3 降水资料的获取及其分析
3.1.4 区域平均降水量的计算
3.1.5 影响降水的因素
3.1.6 水面蒸发简介
3.1.7 影响水面蒸发的因素
3.1.8 水面蒸发的计算与观测
3.1.9 水面蒸发的特点
3.1.10 土壤蒸发简介
3.1.11 土壤蒸发的影响因素
3.1.12 土壤蒸发的确定
3.2 地下水动态资料的修正
3.2.1 影响地下水水位动态的主要因素
3.2.2 地下水动态资料的修正
3.3 计算实例
3.3.1 水资源计算评价的分区
3.3.2 各分区水文及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3.3.3 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第四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与管理
4.1 地下水资源评价简介
4.1.1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的分类
4.1.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4.1.3 地下水库及其特征水位
4.2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4.2.1 地下水稳定流法
4.2.2 非稳定流计算法
4.2.3 相关分析法
4.2.4 地下水资源调节计算法
4.3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4.3.1 水源地的选择
4.3.2 管井
4.3.3 渗渠
4.3.4 大口井
4.3.5 辐射井
4.3.6 坎儿井
4.4 地下水资源管理
4.4.1 地下水位区域性持续下降
4.4.2 地面沉降
4.4.3 岩溶地面塌陷
4.4.4 地下水水质恶化
4.4.5 地下水人工补给
4.4.6 地下水管理的含义与内容
4.4.7 地下水管理的技术方法
4.4.8 地下水管理模型
第五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
5.1 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的目的与意义
5.2 地下水资源预测预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5.3 现代小波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5.4 MATLAB软件及其小波分析工具箱简介
5.5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信号的统计、消噪和压缩
5.6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信号发展趋势的识别
5.7 小波分析用于地下水动态的频谱特征分析
5.8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短期预报
5.8.1 博克斯一詹金斯模型简介
5.8.2 SAS、SPSS、STATISTICA软件简介
5.8.3 应用实例
5.9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长期预报
第六章 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优化调度
6.1 概述
6.2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6.3 动态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程
6.4 优化灌溉制度模型
6.4.1 作物模型
6.4.2 作物灌溉制度的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
6.5 地表水与地下水优化分配模型
6.6 耕地资源优化分配模型
6.7 模型参数的选取
6.8 模型计算结果
6.9 计算结果分析
第七章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进一步思考
7.1 地下水资源的功能排序和承载力分析
7.2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的保证措施
7.3 哲学视野中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
参考文献
后记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