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黄帝菊栽培技术

2018/06/19123 作者:佚名
导读: 栽培方法 育苗多用播种繁殖。因其发育适温15℃~20℃,故一般在春季4月初播种,亦可在塑料太棚内行小拱棚早播,可提早到3月上中旬,用浅盆或浅箱播,介质要求疏松,保水性良好,无毒等,撒播后需盖介质,以增加小苗稳定性。出苗后应注意通风,以适当降低水分,当苗长至2对真叶时,可假植一次,无需摘心,让其自然分 枝。定植及养护当苗长至5对叶(一般5月中下旬)时可定植。定植间距20cm~20cm

栽培方法

育苗

多用播种繁殖。因其发育适温15℃~20℃,故一般在春季4月初播种,亦可在塑料太棚内行小拱棚早播,可提早到3月上中旬,用浅盆或浅箱播,介质要求疏松,保水性良好,无毒等,撒播后需盖介质,以增加小苗稳定性。出苗后应注意通风,以适当降低水分,当苗长至2对真叶时,可假植一次,无需摘心,让其自然分 皇帝菊外观枝。

定植及养护

当苗长至5对叶(一般5月中下旬)时可定植。定植间距20cm~20cm。黄帝菊对土质要求不严,盆土以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对土壤酸碱性反应不敏感,定植时尽量少伤根,多带土,如用穴盘苗则最佳。黄帝菊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忌渍水,在稍阴处亦能生长。生育期间一般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免徒长,而以多施磷钾肥为主。

种植指南

穴盘育苗

第一阶段:胚根萌发至子叶出现

此阶段需要7至10天,温度以20℃为宜,于2至5月份播种,使用200孔的穴盘,每孔穴盘均匀地点播1至2粒种子。基质中保持较低的可溶性盐含量,且ph值控制在5.5至6.2之间。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皇帝菊又名美兰菊薄的介质,这样即能遮光,又有利于保持育苗初期介质的湿润,建议以粗片蛭石为佳,以避免过湿。

第二阶段:子叶生长至第一对真叶出现

一旦胚根显露,温度可降低至15℃至17℃,同时也需开始降低栽培介质的相对湿度,一般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根部的生长,但应避免介质过干。同时不能使可溶性盐的含量增加,保持介质ph值在5.8至6.5之间,ec值在0.5左右。此阶段可开始喷施20:20:20的水溶性复合肥,浓度以50ppm为宜。

第三阶段:真叶生长和发育阶段

种苗快速生长,该阶段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湿度过高,因此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基质有个干透的过程,形成干湿循环,但要以植株的叶片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基准。施肥浓度可增加到150ppm,每隔7至10天交替施用20:2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以利于种苗健康成长。

第四阶段:炼苗阶段本阶段根系已经形成完好,有3对以上真叶,种苗基本上可以出售。有时为了延长其销售期,温度可降低到12℃至14℃进行炼苗。 黄帝菊图片较不耐霜冻,温度应避免低于10℃。与第三阶段一样,在两次浇水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每隔5至7天交替施用150ppm的20:20:20和14:0:14水溶性复合肥。炼苗后应及时上盆。

栽培管理

1.移植上盆待幼苗在穴盘里生长至5至6厘米高(萌芽后3至4周左右)即可移植上盆,此时幼苗根系发达,生长旺盛。以9至11厘米口径的花盆为宜。栽培基质应事先准备好。栽培基质需排水良好,基质中粘土含量为20%至30%,每立方米基质中施加1.5千克的完全平衡肥料,基质中应含有铁螯合物和微量营养元素,ph值以中性至微酸性为宜,最好在5.8至6.5之间。上盆后浇透水,移植时间宜在下午进行。地栽时株行距为30厘米。苗长满钵后即可直接于花坛地栽。

2.定植植株长到6至8片叶时可定植。

3.温度生长适温为16℃至18℃。温度较低则栽培时间延长。销售前为了提高植株的耐寒性,需将温度降低到12℃至14℃进行炼苗。黄帝菊不耐10℃以下的低温。

4.水分管理黄帝菊生长迅速,对水分的要求较高,白天应尽早浇水,特别是7至9月天气炎热时,浇水最好在上午10:00前进行,应浇透土壤,下午如果部分土壤干燥,最好补浇一次水分。

5.肥料管理黄帝菊需肥量中等。可施用浓度为100ppm至150ppm的完全平衡氮肥,每周一次。避免高铵和高氮水平。为了防止镁和铁缺乏,可分别喷施浓度为0.025%的硫化镁1至2次,及铁螯合物1至2次。皇帝菊

6.病虫害黄帝菊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枯萎病和蚜虫。

炭疽病表现为叶片上出现近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呈湿润状,干燥时,中央裂开成穿孔状。防止方法有:铲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增施有机肥,降低氮肥施用量;在田间看见发病应立即施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0%灭病威300至400倍喷施,隔7天一次,连续2至3次。

枯萎病表现为被害植株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然后萎蔫,直至整株枯死。防治方法为种植前对土壤消毒;定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作定根水灌根;发病后用敌克松1000倍液淋透土壤。

蚜虫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

7.栽培提示黄帝菊可作为沼泽植物,需高湿水平,栽培基质过分干燥会导致叶缘坏疽。室外栽培应避免夜温过低而造成植株冻害。

生长期管理

①施肥管理:黄帝菊移植后5-10天,开始追肥,一般选用氮、磷、钾为2:1:1的肥料(通常是复合肥十尿素)以及叶面肥,在l周内轮流喷施一次。 黄帝菊图片随苗的生长,浓度逐渐从800倍增加到500倍。黄帝菊的分枝能力很强,一般不用打顶。

②水分管理:黄帝菊生长迅速,对肥水的要求较高,白天尽早浇水,特别是7-9月天气非常炎热,浇水最好在上午10点前浇透土壤,下午如果部分土壤干燥,最好补浇一次水份。

③病害防治:黄帝菊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易发生病害,如炭疽病和枯萎病。

炭疽病表现为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湿度大时,病斑呈深褐色湿润状,干燥时,中央裂开成穿孔状。防治方法:

A.铲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

B.增施有机肥,降低氮肥施用量。

C.在田间初见发病应立即施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克,加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升,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40%灭病威300-400倍喷施,隔7天1次,连续2-3次。

枯萎病表现为被害植株底叶或植株一侧叶片边缘变黄,后萎蔫,最后整株枯死,防治方法:

A.种植前土壤消毒处理。

B.定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0倍液作定根水灌根。

C.发病后敌克松1000倍液淋透土壤。

开花期管理

开花前期,适当调节氮、磷、钾比例,将其比例改为l:l:l,同时配施促进开花的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其它微量元素肥料。黄帝菊的开花特性是连续不断的,在南方,该品种除冬天外,其它时间都可开花。

病虫防治

黄帝菊生性强健,抗病虫性强,生长期间少有病虫侵害。偶有蜗牛取食叶片,可在发现蜗牛取食时撒施蜗牛诱杀药物嘧达颗粒剂,每亩撒施0.425kg,一般施一次即可,如是幼螺取食,补施一次即可完全控制。病害主要是9、10月份发生的疫病,一般由叶片开始发病,继而扩展到基部,再扩展到根部引起植株死亡。如发现有疫病发生,可及时剪去枯叶和枯枝条,喷施瑞毒霉或敌克松等杀菌剂来加以控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