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数据建模,具有建模规则库、电网图的编辑及输出工具。电力GIS平台包括基本构件层、系统环境层、数据库连接层、图形与数据接口工具层、应用系统层等。分层建立各种数据模型,并建立各层的连接关系。
将测绘部门提供的电子地图转换成GIS 可用的方式, 如地形图、道路图、房屋图等作为本系统的背景图, 给人以直观的地形地物印象。
以电子地图为背景底图, 提供各种电力设备的编辑工具, 使用户能在地理背景图上直观地按照电力设备的实际分布情况进行空间增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同时还提供相关的属性操作。在建模的过程中, 遵循一定的逻辑建模规则(如导线必须架设在杆塔上), 保证建模的合理性。
配电网及其设备的分布情况在图形终端上显示。输入各种设备名称和设备编码, 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定位到该设备, 查看其属性信息;对某类设备,根据用户需要统计各种数据, 如变压器总容量、线路总长度等;根据需要采用专题地图的方式将数据图形化, 不仅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体现出来, 如显示、无极缩放查询对象、漫游和查询对象的属性显示等, 而且用户能够尽可能地直接从地图中获取对象的信息, 如以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不同状态和电压等级的设备等。
用户查询包括街区、道路、主要用户的查询、漫游并显示其相应的属性信息等。
制作高品质的电力设备图, 地图的要素将随着数据库内容的变化而及时改动, 使更新周期缩短。
1)配电电网追踪及拓扑分析。利用配电网GIS数据库(包括实时属性)中杆塔与导线的连接关系、变电站内进线出线的对应关系以及杆塔上开关或刀闸的分合状态, 动态计算出网络的拓扑结构, 并可在GIS 背景图上着色显示。因此,GIS 的配电网拓扑结构对于检修、故障隔离、故障恢复、开关操作、潮流分析和负荷转移等功能的实施将起很大的作用。
2)供电可靠性分析。在配电网GIS 中可进行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等方面的可靠性分析, 在线统计停电时间, 辅助分析故障原因及故障影响范围等。
最优化停电隔离点决策。当接收到故障停电报警信号或需要对某台设备及某条线路进行检修时, 配电网GIS 系统可利用决策模型自动决策出最小停电范围的最优化停电隔离点, 给指导抢修操作提供依据, 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将电网及设备的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和实时的信息在网上发布, 所有的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加快信息的传输速度, 同时方便信息的查询, 企业内部人员或者客户可随时查询电力设备运行状况或者浏览相关的主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