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货币政策中性基调未变

2015/05/131540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

央行降息或可看做是对近来甚嚣尘上的“中国版QE”的最直接反击——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常用工具仍然有效。通过降息这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改善实体经济部门的财务状况,其微调效果仍可以预期。而建立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基础上的所谓“中国版QE”,显然与现实不符。同时,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的幅度表明了中央政府的自信:虽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继续挖掘经济潜力的条件仍较充分,利率政策只是宏观调控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定向调控,货币、财政政策仍有足够可发挥作用的空间。

事实上,银行间利率从3月以来已持续下降近200个基点,再加上几次降准,当前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已有预期,并对保持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中性基调表示了欢迎。最直接的表现,是继上周五沪深股市下挫反弹后,11日在降息消息的刺激下放量大涨,上证综指上涨127.66点,涨幅3.04%;深圳成指上涨463.63点,涨幅3.20%,让上周五入市抄底的股民们感受到了明显的赚钱效应。

央行表示,此次进一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重点是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对这几句话的解读如下:

一是降息存在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统计数据看,4月份中国出口同比下降6.2%,外需低迷;PPI同比下跌4.6%,环比下跌0.3个百分点;一季度步入1时代的CPI,4月环比下跌0.2%。这使得通过名义利率的降低,拉动实际利率下行以释放通缩压力成为必然选择。不过,考虑到避免人民币贬值问题,为了应对外汇占款下降使得市场流动性收紧,央行将更加倾向于降准工具而非降息,这或许也是在全球降息的大环境中,央行本次只小幅下调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另一个理由。从未来预期看,降准的幅度和频次或会高于降息。

二是降息对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效果最直接、最明显。今年一季度,在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工业产品出厂价格连续下降的大背景下,工业企业仍实现了利润增长,止住了2014年7月以来连续下滑的势头,这其中,通过降息降低了企业财务费用,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十分明显。在PPI继续下降、出口不振、需求低迷的条件下,为继续缓解企业压力、维持企业利润、增强企业活力,再次降息亦势在必行。

三是中性适度的货币政策基调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版QE”的论调,鼓吹中国货币政策的量化宽松,实际上,尽管今年以来已经数次降息、降准,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根据流动性供需和经济形势等条件的变化进行适度调整以及综合运用价量工具保持中性适度货币环境的基调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1.6%,仍低于12%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利率工具的运用,始终没有突破预定的政策目标范围;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仍达18.5%。从这些方面看,一连串的降息、降准并不能和“强刺激”、“大放水”划等号。相反,基于当前国内外的客观环境,货币政策在未来仍有继续微调的空间。

值得强调的是,此次降息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由基准利率的1.3倍扩大至1.5倍,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不断扩大,使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显著提高,这是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距离最终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或只差最后一步;同时,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也有利于资金价格更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这也可视之为给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金融环境的积极举措。

文章来源:钢联资讯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