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梯度功能材料制备方法

2018/06/19129 作者:佚名
导读: 1.1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elf-prepagating high-temprature synthesis,以下简称SHS)作为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目前在梯度材料制备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利用本身的化学反应热使材料固结的一种方法,其基础是组元之间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形成燃烧波能使化学反应自发地维持下去。该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反应迅速且能

1.1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

自蔓延高温合成法(self-prepagating high-temprature synthesis,以下简称SHS)作为制备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目前在梯度材料制备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利用本身的化学反应热使材料固结的一种方法,

其基础是组元之间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形成燃烧波能使化学反应自发地维持下去。该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反应迅速且能耗少、产品纯度高、反应转化率高等优点,但是,利用SHS法制备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也存在合成产物孔隙率大以及反应过程速度快、温度高,致使陶瓷相的大小和形貌难以控制等不足,如果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同时施加压力,则可以得到高密度的燃烧产品。李益民等人分别采用无压SHS 法及爆炸固结+SHS两种方法制备了完整的Al2O3系梯度材料。结果表明,用无压SHS法制备的FGM致密度比较低,只有82%,而且材料各个方向收缩率不同,轴向收缩较多,径向收缩不均匀;而采用爆炸

固结+SHS 法制备的FMG的致密度达到94%,制品完整无裂纹。

1.2 激光加热合成法

激光是一种受激辐射的特殊光源,经聚焦后可以达到极高的功率密度。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学者结成正弘等开创附加温度激光扫描烧结PSZ-Mo系梯度材料的新方法,将激光加工技术引入梯度材料的研究,探讨梯度材料常规烧结技术即炉内恒温烧结法难以解决的不同成分梯度层的烧结温度差异和收缩量差异的重大难题,展示了激光加热源温度梯度烧结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目前激光在梯度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李克平等人采用激光加热制备了Al2O3系FGM,这是国内首例使用激光加热法烧结梯度材料粉末坯体。

1.3 干式喷涂+温度梯度烧结法

A.OTSUKA]等利用该法在Ti基体上制备了Ti/Al2O3梯度涂层。其主要工艺过程是先将一定混合比的,Ti与Al2O3混合粉末放入等离子气体室中,利用高频射流使原料粉末变成超细粒子,然后冷却,使其转化成气溶胶状态喷涂在Ti基体上,通过控制喂料过程中Ti/Al2O3比例的连续变化,得到Ti/Al2O3梯度涂层,然后将所得涂层连同基体一起放入自制的特殊烧结炉中,利用温度梯度烧结。为了控制烧结过程中基体与涂层间收缩率差异,制备过程中在Ti 基体中加入5%左右的Ti-或Zr-的氢化物,使二者收缩达到一致,最终得到了与基体结合良好的致密的Ti/Al2O3梯度涂层。该工艺中运用超细颗粒可以降低制品的烧结温度,得到的梯度涂层结晶细小、良好,使涂层的性能大大提高,但实验过程比较复杂,设备要求高。

1.4 颗粒共沉降制备工艺探索

可见,上述Ti/Al2O3系梯度材料现有制备工艺各有利弊,而且都不适合制备大体积以及特异形状的梯度材料。因此,要加快该体系梯度材料的实用化进程,就必须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或者探索材料制备新工艺。对于金属-陶瓷梯度材料来说,即要充分发挥其优越的耐热性能,同时又要大大缓和热应力,就必须使所得梯度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在厚度方向上尽可能连续变化,以最大限度地缓和热应力。为达到这一要求,作者目前正在探索利用共沉降法制备Ti/Al2O3系梯度材料。

共沉降法制备梯度材料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其理论基础就是stokes定律.

球形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的沉降速度与颗粒的大小与密度有关。可以推论,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粉末沉降时,颗粒大的沉降快;不同种粉末共沉降时,颗粒度大的,密度大的沉降快。因而,对于给定的2种粉末,通过调整沉降参数和选择合适的粉末特性,就可以控制2种粉末的沉降行为,制备出组分连续分布的梯度材料。利用该方法制备FGM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得到的梯度材料成分渐变性更好等许多特点。共沉降法已经成为梯度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在其理论研究,如沉降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利用该法制备Ti/Al2O3系梯度材料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优势.

1.5 气相沉积法

通过两种气相物质在反应器中均匀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使生成的固相物质在基板上沉积以制备FGM。

然而,材料制备工艺的选取以及制备过程中各项参数的确定都不是随意的,必须建立在对复合体系特性的全面了解和对材料制备工艺、结构形成与性能三者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

Ti/Al2O3系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及广阔应用前景的超高温耐热材料。目前,对其制备技术及Ti与Al2O3之间的润湿性、界面反应情况有了较多的研究,但是对其界面反应的评价体系、界面反应对润湿性及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界面反应模型的建立及2相材料同时烧结致密化等方面还缺乏研究,只有对体系界面反应、润湿性的特点和烧结致密化机理等进行全面的认识、研究,才能开发出适宜的制备技术,并通过采用相应的措施控制其显微组织,改善材料的宏观性能,推进Ti/Al2O3系梯度功能材料的实用化进程。

2.2.1 干法

周静等人报道了采用等离子喷涂法获得合金基复合梯度润滑涂层。采用梯度化结构使得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明显地提高。

蔡建平等人报道了采用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涂层,指出此涂层设计成梯度功能涂层是解决涂层与基体热应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已在钛合金(Ti6Al14V)基体上成功地制备了等离子喷涂羟基磷灰石梯度功能涂层,在生物医学上得到应用。

2.2.2 湿法

电沉积法属于湿法。此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高温、高压、高真空,因而生产设备简单、投资较少,易操作。2.用电流作还原剂工艺条件易控制,易按梯度化要求进行调整。镀层的组成和结构能有效地控制。从文献的报道可知:用电沉积法可以获得Zn-Fe等梯度功能镀层。有用单一的镀Zn-Fe镀液,通过改变电流密度和镀液流速来改变镀层中的Fe的含量,形成梯度镀层。有的是通过改变各镀槽间的镀液组成和镀液的流速来连续地改变镀层的组成获得Zn-Ni 合金梯度镀层。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