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上海千年古塔斜而不倒 比萨斜塔还要斜1°多

2015/06/031422 作者:佚名
导读: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斜而不倒”闻名于世,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实有一座比它更加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马山护珠宝光塔,这座建于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天马山斜塔比比萨斜塔还要斜1°多

天马山斜塔的塔底西北角有明显的大窟窿,而塔身则向东南方向倾斜

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斜而不倒”闻名于世,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实有一座比它更加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马山护珠宝光塔,这座建于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天马山斜塔共七级八面,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南宋绍兴年间,宋高宗赐五色佛舍利藏于此塔内。后来,古塔历经火灾和掏砖盗宝,塔梯、腰檐、平座都被毁坏,仅剩砖砌塔身。据称,塔砖缝中曾发现宋代元丰钱币,有人不断拆砖觅宝,使塔底西北角砖身逐渐被拆去,形成约2米直径的大窟窿。专家认为,千年以来,由于地基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

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斜而不倒”闻名于世,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实有一座比它更加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马山护珠宝光塔(以下简称“天马山斜塔”),这座建于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经有近千年历史。

最近一次“体检”发现,这座千年古塔倾斜度增加了:从上世纪80年代的6.51°增加到7.10°。这也引发公众担忧:斜塔会倒下吗?又该如何去保护它?

目前游客已不能接近斜塔

“每次到天马山玩,总担心山上的那座斜塔会倒下来。”上海市民王小姐上周末参加了一次骑游活动,跟小伙伴一起爬上天马山,在山顶古塔下合影留念,不过倾斜的塔身总让她感觉不大安全。

天马山斜塔位于天马山景区,从山脚下拾级而上,步行10多分钟就能望到耸立在山顶的古塔身影。

记者在10年前曾登顶天马山,参观过天马山斜塔,那时候塔基围着一圈铁栏杆,将游客与古塔隔离。塔底西北角有一个大窟窿,里面有游客丢的硬币。

上周末,记者再次来到天马山见到了天马山斜塔,与10年前相比,塔基四周的铁栏杆不见了,变成了一圈水泥砌成的固定围栏,旁边竖着一块“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古塔矗立在围栏之中格外醒目。

从远处眺望,天马山斜塔发生了明显的倾斜,整个塔身向东南方向倾倒。站在斜塔下,可以清晰看到塔座西北角有较大破损,一个直径达到2米的大缺口触目惊心。站在斜塔东侧仰望,塔身更是仿佛随时要迎面倒下。

与10年前相比,天马山斜塔已经更为残破。记者现场看到,天马山斜塔有七级八面,不少外立面已经残破脱落,露出斑驳的痕迹,有些地方因为砖头脱落导致塔身坑洼不平,甚至塔身上也出现了少许的裂缝。

“现在游客站在围栏外参观,不得走进。”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塔身四周用过铁栏杆、木栏杆进行过隔离,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少数游客人为破坏,会翻越进入,目前全部改成了水泥围栏,更好地保护斜塔,不让游客接近,距离也拉远到2米开外。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阮仪三认为,天马山斜塔拥有千年历史,也是上海的文化之根,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保护。保护的前提在于知晓,纳入景点线路可以让更多的市民去认识这座古塔,同时去保护它,“如果目前古塔的保护尚在可控范围之内,并没有出现结构损伤的话,那么就应该对公众开放。”

下半年或修缮外立面

目前新的“体检”发现古塔倾斜度增加,作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天马山斜塔是否应该启动修缮方案?

对此,市文物局地面文物保护处处长李孔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文物保护部门一直密切关注天马山斜塔的保护情况。每年都会在年头和年尾对斜塔进行两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目前斜塔的倾斜加深程度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李孔三告诉记者,如果是天马山斜塔结构出现问题,那么肯定会启动大修。根据目前的检查情况来看,古塔的塔体结构目前并无损坏,只是由于年久侵蚀,外立面出现了一些裂痕和脱落。“根据情况,今年下半年我们可能对古塔的外立面进行一次修缮。”李孔三介绍,具体的修缮方案要先由松江区文保单位提出,然后再由专家论证。

另外,在今年的头次“体检”完成后,工作人员已经在塔身和四周安装了四台摄像机、风速、风向仪,以及塔身中间传感器。天马山斜塔的身体状况将实时被关注监控,并通过大数据的方式,掌握白蚁、变形、沉降、风速、风向、含水率、含盐率、湿度、温度、降水量、裂隙、渗漏、位移、振动等方面的状态数据,并根据情况开展相关修复或固定工作。

文章来源:凤凰房产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