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上方。
分析人士表示,5月PMI小幅回升主要受前期稳增长政策影响,制造业面临的下行压力仍大。在大、中型企业景气度提高的同时,小型出口企业的增长尤其值得关注。
政策发挥“药效”
“稳增长政策的‘药效’在发挥。”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从数据来看,内生增长动力仍然不足,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须加快。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5月制造业PMI运行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正逐步显现,生产与市场需求双双小幅回升;二是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连续4个月回升,同时企业采购活动有所加快,采购量指数升至今年以来的高点51.0%;三是高技术制造业表现好于制造业总体水平,表明高技术制造业在制造业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赵庆河表示,从历史同期来看,PMI仍处于较低水平,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仍是目前困扰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5月份,大、中型企业PMI均呈回升态势,但小型企业PMI为47.9%,未能跳出今年以来46.0%~49.0%的波动区间。
林采宜表示,小企业仍然最值得关注,一是市场萎缩加上成本上升,企业资金压力大;二是风险溢价高使得融资难且融资贵;三是政策的“阳光雨露”在实际中仍然难以滋润作为“小花小草”的小企业。“应当加快设立民营银行,通过减税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
出口压力仍大
“进出口仍在低位徘徊,增长动力不强。”看完5月份的PMI数据,林采宜如此表示。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9,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进口指数为47.6,环比略降0.2个百分点。
赵庆河表示,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以下,进口指数连续2个月回落,这说明制造业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
林采宜表示,进口指数下降,主要是受到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导致“量增价跌”,也会影响企业对进口增长的信心;出口方面,主要受5月中下旬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分析人士指出,受劳动力等传统优势逐步失去以及出口订单向低成本市场转移等因素影响,出口在短期内很难明显回升;长期来看,需要继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产品升级,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