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整理心得】vivi:整理物品也是整理自己

2018/09/0677 作者:佚名
导读:文内配图由作者提供。 先说说自己,再说说整理。 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每个学生的宿舍空间小的可怜。而且我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很不喜欢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不喜欢自己的东西不在自己的地盘里。有时候也会在心里给宿舍分割成几个区域,让自己

文内配图由作者提供。

先说说自己,再说说整理。

我从初中就开始住校,每个学生的宿舍空间小的可怜。而且我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很不喜欢别人的东西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不喜欢自己的东西不在自己的地盘里。有时候也会在心里给宿舍分割成几个区域,让自己的东西都在特定区域里,便会觉得很安心。这可能就是动物本能的领地意识吧。当然那时候还没有“扔”的意识,我就是像松鼠一样不停的囤积,装满自己的小小领地。曾经我还把所有东西都贴上贴画,来宣誓主权。其实后来发现,根本没有人会动你的东西。但是从那时起我对自己物品的执念就产生了。

毕业后到外地工作,不停的变换城市,从一个出租屋到另一个出租屋。我仍背着那些有用的没用的东西来回穿梭。有一次我到外地出差,公司通知我是出差一个星期,我便准备了一周所用的东西,想着时间不长拿的东西也不多。结果拖拖拉拉的出差的时长变成了一个月。然而我以为东西肯定不够用时,发现只是一个小行李的物品也够我生活一个月的,甚至更久。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我看着行李箱里的东西,七条裙子、两双鞋子、日常洗护、电子设备、一套床品。其实这些就能满足我的生活需求了,如果我提前知道出差是一个月东西肯定不止这些,肯定会带上足够的卫生纸、洗衣液、包括卫生巾什么的。我出差的地址是天津,不是什么偏远山区,那那都有超市,我为什么自己还要背一个小型超市呢。

后来我结婚了生孩子了,从一个人变成了我和老公和孩子和婆婆。我的生活里不断涌入“别人的东西”,这曾经让我很难适应,赶紧自己的领地快不受控制了。这时我从网络上看到一句话“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我明白当下这种情况是不能改变的,我要学会接受它。然后我便听说了整理魔法、断舍离、极简主义。这让我一下子找到的救星,看了相关的书、视频,便开始行动。

但是我没有条件进行节庆式的整理,每天只能趁着孩子睡着后进行一点,今天整理衣服明天整理杂物的。由于时间有限,在开始整理前,我会现在脑子里过一遍今天要整理的东西,提前给它们分好类,行动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效率能高一点。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就不停的扔扔扔。初中的日记本、穿不下的衣服、磨脚的鞋子、八百年也用不到的小型缝纫机等等等等。很难想象这些东西在我一次次的搬家过程中竟然一直存在。也发现了不少东西,两大桶沐浴液、N多没拆封的丝袜、每个抽屉里都有零钱。舍不得用的东西也拿出来用,因为怕弄脏一直放在盒子里的装饰品也摆出来实现它的价值。旧的盘子用来当花托,把原来的塑料塑料花托舍了,感觉整盆花的质感都提升了。

婆婆也受到了我的影响,也帮忙整理。还说现在房子这么贵,当时就不该买地下室,里面放的废品要买多少次才能换这个地下室的钱。我说是啊是啊。

慢慢地我可以和过去告别了,可以接受别人的东西了,可以放下戒备了,我给自己画的那个圈圈界限慢慢变得模糊。东西越来越少,心却越来越大了。这难道就是佛家说的多即是少少即是多。

对物品的态度延伸到对人的态度,删除了通讯录里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联系的同学,朋友圈里不相熟的陌生人。更关注身边的人,更关注自己!不讨好别人,只取悦自己。

好了,上图

从衣服开始,先整理反季的,铺了一床,分类,整理,舍弃。心动留下的衣服叠好,不仅叠好,还要它们的状态好。有的扣子掉了就缝上,有的白色衣服发黄了就重新洗一遍,这样来年穿的时候,它们都是精神抖擞的样子。

然后是鞋子,把我家的鞋子都摆开,是这样的,和衣服一个原则,舍得的果断说拜拜,留下的该刷的刷,该擦的擦

接下来是客厅和餐厅,东西还比较少,忘了拍对比图了

最后是厨房,这个重灾区,舍弃了好多,什么过期的调味料啊,变质的五谷杂粮啊

舍弃的东东,大概装满四五个这样的袋子,每次收拾完都觉得特别清爽

接下来的日子,会更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烹饪,花卉,养鱼,哈哈

如果想赞赏作者vivi,二维码在这里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