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水车之都——兰州不只有水车博览园,还存有清代水车!

2018/09/06128 作者:佚名
导读:兰州有很多的别名, 比如: 金城、水车之都等。 今天小编就水车之都给大家介绍一下水车之都的兰州水车。 明代以前,兰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五泉之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 明嘉靖五年(1523)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

兰州有很多的别名,

比如:

金城、水车之都等。

今天小编就水车之都给大家介绍一下水车之都的兰州水车。

明代以前,兰州居民生活用水靠五泉山五泉之蒙泉、惠泉及红泥沟泉水,用于灌溉的水源很少。

明嘉靖五年(1523)兰州人段续考中进士后,曾宦游南方数省,对湖广地区木制的筒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派人绘成图样,保存在身边,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车的仿造,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终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获得成功,最早架设在现广武门外的黄河北岸,后又在今镇原路北口架设了三轮水车,以灌溉附近六百亩菜畦果园,“水车园”这个地名即由此而来。

段续的水车成功后,黄河两岸的农民争相仿制,至清末时兰州已有水车157轮(据1891年统计)。到解放前后,上至青海贵德,下至宁夏中卫的黄河岸边共有水车350多轮。

1952年,兰州有水车252轮,黄河两岸更是水车林立,总提灌面积达10万亩。

当时兰州市的水车之多是号称“水车之城”的叙利亚哈马市水车最多时候的8倍,成了当时世界上真正的“水车之都”。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灌车”、“老虎车”。为了再现以前黄河两岸水车树立,倒挽黄河水的壮观景象,兰州市在百里黄河风情线滨河东路黄河南岸建造了兰州水车博览园。

兰州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

水车园:

水车园以十二轮兰州水车为主景,十二轮巨型水车顺黄河一字排开,奏响着水车“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园中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园内有双轮水车、围堰、水磨房。兰州水车酷似古战车的车轮,轮辐大的在20米左右,最小的也在10米以上,可提水15米—18米,轮辐中心是直径1米左右的轮轴和比木斗多一倍的横板。

水车的工作原理:

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2006年水车的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兰州最古老的水车

而现存的最古老的水车位于兰州西固区新城镇下川村,相传由西固人刘功及弟子建造于清乾隆年间。水车由拦水坝、基座、水车车体和引渡槽四部分组成。据统计,该水车转动时,每日灌田二余百亩。

水车广场:

走进水车博览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兰州水车仿制人段续的雕像,雕像前面是直径2.6米的水车图案。他左手执图,右手置于胸前,左脚向前跨出,清风将衣摆吹起,面部表情安详,似在思索,似在现场指导建造水车。同时也是水车博览广场的第二部分——水车广场。

文化广场:

水车广场东侧是水车博览园的第三部分——文化广场。位于兰州握桥之东。由旅游纪念品商店、黄河奇石馆、兰州近代历史博物馆、演出广场等场馆组成,以图片、文字资料、实物、文艺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车文化,反映劳动人民巧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的实践活动。

以老兰州生活为原型的一组组铜像雕塑,惟妙惟肖的向来来往往的游人展示着吃牛肉面、热冬果,喝甜醅子、划拳饮酒等老兰州生活的真实风貌,同时也为水车博览园增添了浓郁的兰州味道。

冬春游兰州,

别忘了来水车之都看水车哦!

图片:网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