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发布讯(记者 梁纪委 通讯员 燕高峰 胡丹)今年以来,旬邑县马栏镇抢抓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有利时机,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贫困村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起点谋划、全方位争取、大力度实施,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持续推进全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安居工程,提升乡村生活水平
走进安居房,整洁明亮的房屋映入眼帘,屋外是宽敞的水泥场坪,树木、草坪,屋内厨房、卧室、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在贫困户家中,王旭县长一行与贫困户拉家常,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现状,鼓励他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创建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5月28日一大早,马栏镇转角村马常立像往常一样来到他家3亩多的田地查看作物。“以前冬天,浇水是我最头疼的事。自从机井通电工程实施后,干活也不费劲,不用请人还节约成本。”指着地边的机井,马常立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该镇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步伐,覆盖机井100余眼、农田3万亩。机井通电工程开通后,每年可增加当地农户收入200万元,有效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该镇将继续对剩余4个贫困村电网进行改造升级,新建0.4千伏线路2.5公里,更换
容量1600千伏变压器8台,着力解决贫困村供电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医疗保障,打造十分钟就医圈
“现在有个头疼脑热的就去村中心卫生室,再也不用跑几里地到乡卫生院了。而且在中心卫生室买药,价钱更便宜呢!。”近日,旬邑县马栏镇神崖沟村的张玲霞说起自己在村中心卫生室看病的事儿,一脸兴奋。
为规范村卫生室建设,该镇还为每个中心卫生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中西药品柜、诊疗床等设备。记者在神崖沟村的中心卫生室看到,80多平方米的房子被分隔成诊断室、观察室、治疗室和药房等,房间宽敞明亮,药品、器械摆放有序。村医张军说:“中心卫生室的药品都是零差价销售,售价与进价一样,所以农民乐意来这里买药。”在不断完善医疗环境硬件建设的同时,该镇不断强化对乡村医生职业技能和技术的培训力度,规定每人每年参加业务培训不得少于20天。
而今,在马栏乡村,十分钟医疗圈已经初步形成:百姓不但可以在村中心卫生室看病就医,一些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也能在这里找到;每个中心卫生室还配备了电视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并创建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进一步提高了百姓的健康指数和幸福指数。下一步,该镇将逐步建成以“乡院带村院、资源要素共享”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真正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的目标。
打通环线,幸福道路越走越宽
家住马栏镇南岭村的马凤梅,家中有5口人,父母长期患病,仅靠丈夫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被列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带动下,她家种了2亩核桃树,养了50多只鹅。但因为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窄,卖不上价钱,收益一直不高。
2017年8月,马栏镇坪里村乡村公路开工建设,总投资20万元,全长4000余米,采用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主干道已于今年3月底建成通车。这条道路不仅打通了风景区旅游环线,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更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道路。
“现在去城里的市场很方便,我们的农产品很受市场欢迎,还有商人上门来收货!去年家里已脱贫,今年打算开个农家乐,把日子过红火。”提到修路后的改变,马凤梅喜笑颜开。
今年,该镇计划总投资100万元用于乡村公路、旅游风景区等基础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打造全镇互联互通大交通格局,着力改善辖区乡村风貌。持续推进国道、省道建设,连接与沿线8个贫困村的道路,提升乡村道路通畅率。加快建设沿线绿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马栏风景区周边的公共厕所、停车场、农家乐等基础服务设施,积极融入全域旅游战略,打造高品质旅游风景区,力促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要紧紧抓住脱贫攻坚这一难得的大好机遇,以党建和扶贫为总抓手,充分调动镇、村和群众的积极性,掀起全面建设的高潮。”马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崔海荣说道。
[投稿及合作邮箱:1120439465@qq.com/合作微信:a13759843208][责任编辑: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