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区块链项目也需要护城河,如何构建区块链的护城河?

2018/09/0687 作者:佚名
导读:文章来源:链闻ChainNews 撰文:Tony Sheng,Decentraland 产品负责人 编译:詹涓 在加密货币项目中,山寨现象非常猖獗 链闻 ChainNews 之前专门发表过一篇文章「优秀的艺术家抄,伟大的艺术家偷」讨

文章来源:链闻ChainNews

撰文:Tony Sheng,Decentraland 产品负责人

编译:詹涓

在加密货币项目中,山寨现象非常猖獗 链闻 ChainNews 之前专门发表过一篇文章「优秀的艺术家抄,伟大的艺术家偷」讨论这个问题 。

每星期我都会收到风声,听闻某某在构建「面向 AR 的 XXX」或「面向中国的 XXX」,或者最有创意的提法是「 XXX,面向啥由你来定 」。ton

不信?那不妨看看加密货币游戏这个片红海。目前,整个区块链游戏其实只有一个门类,就是「加密名人」智能合同,只是名字千奇百怪。基本上,这些游戏都有收藏品注册表,每种供应仅为 1 个,而且都有一个买/卖机制的庞氏骗局。

当然,山寨得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个叫做「波场」TRON 的项目。其白皮书的正文是从 IPFS 和 Filecoin 那儿复制粘贴过来的。

Filecoin 的创始人胡安·贝内特 Juan Benet 发了个帖子分析自家白皮书遭到了多么严重的剽窃,币圈曾对波场发动了一次群嘲。

结果呢?波场现在是交易量排在前十名之列的加密货币。

在这个是非颠倒的世界里,有些加密货币的项目头头甚至会主动邀请其他的项目来用他们的代码。最近,以太坊的维塔利克·布特林 Vitalik Buterin 评论了 EOS 共识模型,认为它有安全隐患。

「这似乎并不怎么安全。」

他接着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情况,按照目前的共识模型,有可能两个相互冲突的区块最终都被确定有效,最后,布特林提出如下建议:

「如果你想要一种直观又巧妙的方法来做这件事,我建议你干脆用我们的 Casper FFG 文件中用的这个算法。」

维塔利克要求 EOS 的创始人丹尼尔·拉里默 Daniel Larimer 「复制」以太坊基金会开发的算法。

在开源项目这样的环境中,抄袭复制就像区块链一样不可阻挡。一些人认为这意味着加密货币项目没有防御竞争对手的能力,所以项目获胜的关键并不是拥有最好的科技人才、品牌等,而在于拥有最佳上市策略。

沃伦·巴菲特对此会怎么说?

「在商业领域,我要寻找那些由牢不可破的护城河所保护的经济城堡。」巴菲特说 不过,很多文章都说这句话是巴菲特说的,他本人也围绕这句话做过一些阐述,但我找不到确切出处 。

各个项目的确应该建立这么一道「护城河」:用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抵御竞争对手。

如何构建护城河,以及,加密货币项目真有这道护城河吗?

通常,有五种方式可以构建「护城河」:

成本优势 例如规模经济:一家公司利用其规模或独特的资产,在成本上削弱竞争对手。 无形资产 例如专利、品牌、商业机密:某公司拥有专利或品牌等无形资产时,会因而取得市场上的垄断或定价权。 有效规模:有限规模的市场,例如公用事业、机场等,最好仅由一家或一小部分公司提供服务,由于市场的回报将低于资本成本,因此竞争对手没有进入该市场的动力。 转换成本:客户在从一个供应商切换到另一个供应商,将被迫承担一笔费用或遇到些不便。 网络效应:随着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新用户和现有用户的网络价值也会增加。

问题是:这些方法对加密货币项目有用吗?且听我一条一条分析如下。

用成本优势来抵御竞争

假设我们是最大的智能合约协议以太坊。在这个行业中我们占有成本优势,理论上可以用自己如此大的规模来削弱竞争对手。可是,我们能这样做吗?

绝对不行。我们将辛苦地创造出像 Casper FFG 这样的创新算法,由我们无畏的领导者奉献给 EOS。

在开源系统中,身为最大的企业,通常意味着你不能等着别人来为你开发一个解决方案。而对模仿者来说,最省时省力的解决方案是等待,不要在研发上投入资源,适时从创新者那里获取你需要的东西。

用无形资产来防卫

如何用无形资产保护项目的竞争优势,有些很好的例证。让我们来逐一审视专利、品牌和商业机密的作用。

专利:Hashgraph 是一种新的智能合同协议,其基础技术获得了专利。对于专利的保护效果,以及整个圈子对于一个获得专利的公共区块链作何反应,还得走着瞧。

品牌:品牌很重要,但很难说到底有多重要。只要一提及加密货币,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总归是比特币,看来这对它确实有益处。以太币同样如此。0x 和阿拉贡 Aragon 都有光环效应。人们可能希望品牌在吸引和留住网络成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商业机密:Starkware 是一个专注于 STARK 技术的新项目,这是一种具有私密性和可伸缩性的技术,相关专业人才极少。他们计划向其他项目提供专业知识,以换取代币。要使这个模型发挥作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必须达到无法复制的程度。这个策略比 Hashgraph 更有趣。

我们看到了一些用无形资产进行防护的尝试,但对于这些措施是否有效,现在还没法做出定论。

以有效规模来防卫

有效的规模意味着新公司进军某个既定市场是赚不到钱的。一家新公司会拉低利润,使得市场上的每家公司都跟着无利可图。

这是否意味着加密货币项目应该瞄准利基市场?我们是否应该建立一个针对猫咪的预测市场,而不是建构一个智能合同协议平台?

其实这个想法对于潜在的竞争对手来说,恐怕太愚蠢或太微不足道了,这可能会让对方在一段时间内望而却步,但由于山寨的成本几乎为零,有效的规模对于加密货币项目来说并不重要。只要出现了任何证据表明市场有价值,模仿者就可以几乎不花一分钱进入市场。

以转换成本来防卫

转换成本是存在的,不过对于它的程度有多严重,仍在讨论中。

一方的论点是,如果原子交换和互操作性可以使跨链的转换成本降为 0,如果智能合同可以跨链运行,那么用户或开发人员就不会锁定在特定的协议上。可是,虽然跨链的跨接应用程序应该能使开发人员轻易从一个协议切换到另一个,但我预计,在可预见的将来,转换成本仍将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平。

拿以太坊为例。在平台上构建的项目越多,开发人员就越多。开发人员越多,工具和共享知识就越多。工具和共享知识越多,平台对其他开发人员就越有吸引力。你可以试试叫开发人员在加入社区后进行切换,学习新语言,采用新工具。如果他们对新平台体验的厌恶程度远甚于其优点,切换起来会很困难。

以网络效应来防卫

作为市值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享受着诸多优势。

因为比特币最大也最安全,比特币最可能是:

人们购买的第一个加密货币; 商户容易采用的虚拟货币; 由机构投资者和政府持有; 被持有者视为价值储存手段; 由于其网络效应,另一种加密货币很难取代比特币的领先地位。

如果你开发了一个新兴项目,如何建立网络效应?先看看上市策略和和网络效应的力量。

Telegram 计划发行的 TON 代币代表着对市场的押注。利用该应用数以亿计的用户,他们可以立即建立起他们的网络规模。而你如果是从零开始,你也许要与有分销渠道或能筹集足够资金的人合作,以承担分销成本。

中本聪在《价值储存的网络效应》一文中充分论述了网络效应的力量。一些网络比其他网络具有更强大的网络效应。

哪些护城河对加密货币项目有效?

上图就加密货币项目和通常的非加密货币项目在护城河资源重要性方面进行了对比。处于原点意味着不适用特定的护城河资源。相比非加密货币项目,加密货币项目的点位越接近原点,意味着护城河资源越不适用,反之亦然。

对于加密货币项目来说,网络效应更重要,转换成本同样重要,无形资产和有效规模不那么重要,成本优势完全不重要。

总的来说,对于加密货币,建立护城河的方法比较少,但说加密货币项目建不了经济护城河,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几点总结

加密货币项目在防护竞争对手和模仿者方面,拥有的护城河很少,因此,上市策略至关重要。财力雄厚的竞争对手是其已知风险。像 Stable Fund 这样的生态系统基金,和像 Telegram 这种高达 14 亿美元的大规模代币发行募资是合理的。 一旦项目达到规模,就很难简单地将变更复制并融入到协议中,而且同时仍能保持去中心化。正如我们在比特币、以太坊、Zcash、门罗币以及其他加密货币那里情看到的,协议治理缓慢且混乱,最具争议的决策会导致硬分叉。虽然可以通过复制特性来导入协议,但是部署复制特性的便捷性与它的大小和去中心化程度成反比。 山寨降低了整个行业的总体研发成本,并使每个人都受益,但拥有雄厚财力和分销能力的新项目所得到的实惠尤其高。 然而,通过山寨和上市策略只会有效地引导一个协议。如果达到了足够的规模,山寨就不再那么有效。 在一个留有充分余裕的时间范围内,与其社区成员建立了更清晰的联系、同时拥有卓越的执行力的团队能够笑到最后,但是如果能拥有资本和分销渠道的话,获胜之路将容易得多。

该文获得 Tony Sheng 授权翻译成中文发表。其他中文媒体转载请联系链闻 ChainNews。

原文链接:https://www.tonysheng.com/fear-crypto-copycats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