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陶瓷瓶与陶瓷酒瓶的好处

2018/09/06201 作者:佚名
导读:景德镇美之韵陶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始于汉世发展至今,形成了如今各式各样的陶瓷,像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颜色釉等等,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流传至今。 在景德镇美之韵陶瓷民俗博览区古窑景区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

景德镇美之韵陶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最早始于汉世发展至今,形成了如今各式各样的陶瓷,像青花、釉里红、粉彩、斗彩、颜色釉等等,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流传至今。

  在景德镇美之韵陶瓷民俗博览区古窑景区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内外修坯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术,是形成景德镇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陶瓷酒瓶有什么好处

1.陶瓷酒瓶(陶瓷瓶)由高温烧成,物理化学稳定性高;

2.陶瓷酒瓶(陶瓷瓶)略有透气又不渗漏,对原酒陈酿过程中有很好的催陈效果;

3.瓷酒瓶(陶瓷瓶)不透光,避免了光对酒的化学反应,很好地保持了酒质;

4.陶瓷酒瓶(陶瓷瓶)比玻璃酒瓶导热慢,可以保持适中的酒温,使酒不易变质;

5.制造陶瓷酒瓶(陶瓷瓶)的原料取材于天然矿物,它含有铁、铜、锰、钙等元素有益健康;

6.陶瓷制造工艺精湛、艺术表示形式多样,收藏价值极高,可以提升产品的品位和文化内涵。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