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顾名思义,就是排尿次数较以往频繁。
一般而言,正常成人白天排4-5次尿,晚上0-1次,每次大概排一个易拉罐(300ml)的尿。如果排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很少,可称为“尿频”。尿频既可以是生理性、精神神经性的,也可以是许多疾病的症状之一。那么尿频可能反映出哪些毛病呢?
尿量增加时,排尿次数有时候会相应地增多。生理情况下,如大量喝水、吃西瓜、喝啤酒,由于进水量增加,通过肾脏的调节,人的尿量增多,排尿次数也增多,便出现尿频。病理情况下,如部分糖尿病、尿崩症患者饮水多,尿量多,排尿次数也多,但均无排尿不适的感觉。
(音频:北医三院泌尿外科 刘茁)
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是引起尿频最常见的原因。
正常情况下,储存的尿液只有到达一定量后,膀胱才会“报告”排尿中枢。“司令部”批准后,才下令膀胱“开闸放水”。当细菌等侵入泌尿系统后,膀胱粘膜就可能充血、水肿,膀胱会变得过度敏感,排尿中枢也一直处在“兴奋”状态,少量尿液就可以引起尿意。
由感染导致的尿频还往往合并尿急、尿痛。急性膀胱炎、结核性膀胱炎时尿频会非常明显。其他如前列腺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小儿慢性阴茎头包皮炎、外阴炎等都可出现尿频。
在炎症刺激下,往往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被称为尿路刺激症,俗称“三尿症”。
如果尿频、起夜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同志,并且伴有排尿前等待时间长、尿线细,很有可能是良性前列腺增生。
男性的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人上了年纪前列腺可能会肥大。增大的前列腺阻碍了膀胱的正常“放水”。每次排尿膀胱都要“卯足了劲儿”地把尿液挤出去。负责“挤尿”的膀胱肌肉增厚、过度收缩,引起了尿频。当梗阻更加严重,膀胱肌肉“用尽力气”时,患者可能出现突然排不出尿的情况(尿潴留)。
当膀胱内出现肿瘤或较大结石时,膀胱这个并不宽敞的“一居室”,突然住进了“外来户儿”,使得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引起了尿频。这种尿频大多合并血尿。结石和肿瘤也可以通过继发感染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如果患者既往受过头颅外伤,或发生过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脊髓病变等神经系统损害。随后出现尿频,很可能是神经源性膀胱。这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影响了膀胱储尿和排尿的神经调控。这类患者除了排尿异常外,还可能有便秘、失禁等肠道症状。
此外,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等精神因素也可以引起尿频。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排尿次数增加,每次尿量如常,而一天内的总尿量增多,不应称为严格意义上的“尿频”,而应称为“多尿”。常见引起多尿的原因有糖尿病、尿崩症、利尿药物的使用等,应注意区分鉴别。
文 | 泌尿外科 刘茁
编辑 | 郭婧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