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神秘的瓦罕走廊 (三)

2018/09/06213 作者:佚名
导读:作者:瀚海狼山 附上期:神秘的瓦罕走廊(二) 由于兴都库什山太高,太险峻,而且越往东越高,到中阿边境的瓦罕走廊平地海拔上升到4000米以上,山峰更高达6000米,因此,对任何驻扎在阿富汗境内的外国军队来说,只能从南北两个方向补给,想从东面

作者:瀚海狼山

附上期:神秘的瓦罕走廊(二)

由于兴都库什山太高,太险峻,而且越往东越高,到中阿边境的瓦罕走廊平地海拔上升到4000米以上,山峰更高达6000米,因此,对任何驻扎在阿富汗境内的外国军队来说,只能从南北两个方向补给,想从东面的中国境内补给,完全不现实。

从南方补给,只能海运物资到巴基斯坦的港口卡拉奇,然后用重型卡车,组成车队,穿越两千公里,特别是经过巴基斯坦动乱的西北部直达阿富汗南部的美帝中心基地坎大哈和首都喀布尔。

这条路线最大的问题就是沿途“反美武装”太多,补给车队经常被炸毁,甚至补给线曾经被完全切断数星期而让驻阿美军挨饿。为此,美国不得不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每年给予巴基斯坦政府上百亿美金的“援助——买路钱”、但仍然不能保证沿途的安全。

至于对兴都库什山以北的昆都士、马扎里沙里夫等地的美军的补给,只能通过空运进行了,因为周边的大国,中俄都不会让路,更不会开放空域给美帝的军机。美帝只好“租借”了吉尔吉斯斯坦的玛纳斯空军基地,作为空运中转站,不过战争后,也很快被“送客”。

以瓦罕走廊的地理位置和海拔条件,即使中方同意开放,也无法通行任何运输车辆,甚至直升机都不能通过这样的高度,美帝在阿富汗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地区使用直升机都要摘掉“超重的”毫米波雷达,到了海拔5000米以上,任何运输直升机都要歇菜,因此开放瓦罕走廊也无法使用。大型运输机飞行高度超过10000米,可以飞跃任何山脉和地理障碍,就更没有必要绕道新疆,通过瓦罕走廊飞到阿富汗了。

4,传言四:阿富汗塔利班和东突分子可以通过瓦罕走廊渗透新疆,这里也是武器和毒品走私的通道。这条传言也是虚假的。

主要有阿富汗和中国两方面的原因:

从阿富汗方面来说前面已经提到,瓦罕走廊,是整个阿富汗海拔最高,地形最险峻,人口最稀少,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可以说99%的内地阿富汗人,一辈子都不会到瓦罕走廊一次!

在中阿边境地区,也见不到阿富汗的正规边防军,因为“作为阿富汗地图上一条遥远而又细长的小尾巴”离大部分阿富汗人的生活实在是太遥远了。

阿富汗塔利班突然兴起,夺取阿富汗中央政权的时候,曾经占领90%的阿富汗土地,但唯独剩下东北部山区的10%没有控制,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领袖“潘杰希尔雄狮马苏德”就控制这10%,但潘杰希尔地区仍然远离瓦罕走廊,阻绝了塔利班向中阿边境发展的可能。到今天,塔利班已经不掌握阿富汗的中央政权,更无力染指这里。

至于曾经参与阿富汗战争的中国东伊运分子,通过巴基斯坦——新疆战略通道和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口岸渗透出入境,比走瓦罕走廊容易的多,因为瓦罕走廊太荒凉险恶了,还没穿越就可能在中途饿死或坠崖了。

更重要的原因,在中国境内,瓦罕走廊在中国的部分,属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罕走廊和中巴喀喇昆仑走廊都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里的中国居民,除了驻军,就是中国塔吉克族同胞。中国的塔吉克族非常特殊,他们是中国境内唯一讲印欧语系的少数民族,古代被周边其他族群压迫、排挤和驱赶,只能迁徙到条件恶劣的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被称为葱岭)寻找生路;高原塔吉克自古就是对中原朝廷“最忠诚”的少数民族之一。

清朝乾隆年间统一新疆以后,整个塔吉克族完全归附朝廷,为朝廷忠诚守边,成为中华版图“秋海棠”中,往西延伸最远的“叶尖”。

晚晴衰落,沙俄侵略势力深入帕米尔高原,通过不平等条约划走了大部分低地塔吉克,这就是今天的塔吉克斯坦,现在塔吉克斯坦和中国非常友好,受到中国慷慨援助。

中国塔吉克族主要是高原塔吉克中的色勒库尔人,色勒库尔人基本都在中国库尔干县境内,境外只在塔吉克斯坦有个1000人的村子。中国还有少量的高原瓦罕塔吉克人,他们是100年前从阿富汗瓦罕走廊迁来的。色勒库尔语是中国塔吉克语的标准语,与塔吉克斯坦的塔吉克语不能通话。

帕米尔东部的“高原塔吉克地区”仍然在中国境内,就是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历史上,沙俄侵略者和英国侵略者曾经屡次威逼利诱中国境内的塔吉克人脱离中国,但他们一向忠于祖国,在中国最虚弱的清末到民国期间也没有叛离。直到1949年解放军的到来。

从解放之初到今天,每位塔吉克牧民和民兵几乎都是义务的守边战士,配合解放军边防军,几十年来没有让瓦罕走廊出现一次非法越境事件,外国武装分子和东伊运分子想要通过这里越境,比登天还难!

至于武器和毒品,更不可能通过瓦罕走廊走私。这里建国后居然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可见民风之淳朴。

有部很有名的老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就是讲述边防军和塔吉克边民和敌特斗争并获得胜利的故事,主角“杨排长”有句著名的台词:阿米尔,冲!很多四十岁以上的网友应该还记得。

(全篇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