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半导体:芯芯之火如何燎原?

2018/09/06105 作者:佚名
导读: 中国正在发展存储芯片制造面临技术、成本、价格、专利四大挑战,可是为什么还有长江存储等一批国产化半导体厂商坚持要干呢?不仅是存储芯片,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坚持了多年,虽然不能与国际化的大厂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把他们名字说一下。 如:深圳

中国正在发展存储芯片制造面临技术、成本、价格、专利四大挑战,可是为什么还有长江存储等一批国产化半导体厂商坚持要干呢?不仅是存储芯片,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已经坚持了多年,虽然不能与国际化的大厂相提并论,但也值得把他们名字说一下。

如: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清华紫光展锐、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华大半导体有限公司、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半导体设计有限公司、敦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威讯联合半导体、江苏新潮科技集团公司、南通华达微电子集团公司等。

半导体产业发展虽然不易,但依然在坚持。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在于,每年中国从国外进口的芯片规模巨大。有着庞大的市场支撑下,也就必然可以给中国半导体企业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发展机会,即先实现中国化,再走国际路。中国半导体企业技术和产品不断发展之后,可以首先实现中国本地化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国际化的突破之路。

不过,中国的半导体市场早已属于国际化的了。因为90%以上的产品都有国外厂商来提供。

铁流在其文章里面也指出,2016年,调研机构IC Insight公布全球前20大芯片制造商排名,其中,美国有8家、欧洲3家、日本3家、台湾地区3家、韩国2家,新加坡有1家。

其实,不止是2016年以及再早之前没有看到中国芯片制造商上榜,也就是说到2017年甚至到2020年,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也难以上榜。毕竟中国芯片制造的基础还是十分薄弱,特别在存储芯片领域也是刚刚起步。

更重要的的是,虽然中国在集成电路上的需求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但是自给率还不到10%,中国每年集成电路进口额超2000亿美元。

既然在自给的需求上,中国半导体企业还是有着不少市场和发展机会,那么有没有可能更好应对技术、成本、价格、专利四大挑战呢?

在技术上,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呈现出来了多年发展过来的合纵联横战略。可以收购就采取收购方式,不能收购就可以采取授权方式,不能授权可以实行技术服务合作,技术服务合作不能做那就直接销售产品好啦,不过,想在国产化趋势明显的中国市场赢得更全面的发展,合资与技术授权方式才是国际化半导体厂商长期发展的明智之路。

说到底,中国半导体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国外的芯片制造经验,当然不能很快获得最先进的经验,那也可以从几年或十几年以前的经验学起。因为只有这样孤注一掷,有了基础,后面的路才能更好走。

成本与价格的挑战虽然非常现实,但是采取国产化市场来换得成本与价格的被动,这也是一条道路。毕竟中国国产化中在针对特殊行业的自主可控芯片上有着硬指标,这样的机会虽然比不上国际化大厂全球的巨大机会,但至少可以基本支撑着中国半导体厂商向前迈进,毕竟只有广泛的应用才能赢得更多的创新机会。

专利上的竞争是一个长期的过场,高通之所以成就高通,在很大程度上占有了专利之利。不管会不会踩专利红线,中国半导体企业都得向前走,边走边做出属于自身半导体体系的专利,毕竟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对于中国与国外半导体企业来说都处于相对一致的起跑线上。

诚然,我们这一代人可能跑不上国外半导体厂商,但可以将薄弱的基础不断夯实打牢靠一些,将相互的差距不断缩小一些,相信中国人的智慧、耐力与创新精神,或许下一代人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了。

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用户国产化需求的长期支撑,离不开芯片制造技术研发与创新上的综合投入,更关键的就是人才培养与竞争上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因此,大家应该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半导体企业的国产化进程,未来一切皆有可能。

也但愿:芯芯之火,可以成燎原之势。(Aming)

——阿明/综合评论——

本文来源:阿明独立自媒体,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转载请授权

(本文章和作者回复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