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通川陕 汉中再发力
作者:梁中效
苍茫秀美的秦巴山地横亘在关中盆地与四川盆地之间,阻隔南北,造成了西部大开发的“中部塌陷”。宝成、阳安铁路交通,进一步密切了汉中与关中、成渝经济圈的联系,但汉中到西安至少在10小时以上,没有改变汉中边缘化的区位格局。后来高速公路开通后,汉中到西安的时间缩短到了3个小时,而现在高铁的开通,汉中与西安的距离,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局面,将被彻底打破,我市在陕南率先跨入高铁时代。我市应该牢牢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实现汉中第三次发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首先,建设西部绿色发展中心。在中华大地上,最重要的生物物种基因库和生物多样保护区是秦巴山地、青藏高原、西双版纳和海南岛,但后三者均在边疆,唯有秦巴山地位于我国大陆中央,而秦巴山地的核心是汉中。我市应该建设好水源地绿色发展中心,以“西北小江南”汉中盆地为依托,打造“秦岭四宝”、“汉中天坑”、“汉中仙毫”、“汉中水源”等一系列绿色品牌,让汉中的绿色资源更快更好地变成绿色资本。
其次,建设西部休闲康养中心。高铁开通之后,汉中将成为西安、兰州为核心的关陇城市群和成都、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之间战略节点城市。面对城市化、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南北城市群,我市加快建设西部休闲康养中心。汉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绿色盈眼,宁静安谧,物产丰饶,草药众多,治病健身,山河相依,登山健腿,垂钓养心,高铁快捷,进出方便,建设养生天堂,条件完全具备。
再次,建设西部创新创意中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新常态,在此大背景之下,汉中将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保持青山绿水的创新发展之路,以汉中航空城建设为突破口,以高科技引领下的低碳城市建设为目标,建设秦巴创新智慧城,借力高铁创天下。
当封闭的山门彻底打开的时候,汉中更应该弘扬张骞文化,发扬光大栈道精神,充满自信地走出秦巴山地,与全国和世界接轨,在更加广阔的舞台展示汉中人的精神风貌,挺起西部文化的脊梁。
总之,从战国秦汉到当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汉中因交通道路的飞跃进步,三次发力,充当关陇与成渝之间的中心城市,千里秦蜀古道的枢纽城市和秦巴山地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特别是随着西汉蓉高速铁路的开通,汉中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文化旅游强市和陕西最美城市”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简介】梁中效,男,教授,生于1961年11月,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历史学学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现任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现担任我院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唐宋史专题研究、中国西部史等课程的授课工作;已完成《汉中安康自然环境变迁》的课题研究(1996年7月批准);正在进行《陕南在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课题研究(2000年12月批准)。主要科研论文有:《碑石所记明清时期汉中、安康的环境问题》(《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唐代的碾硙业》(《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唐宋都城的粮食加工业》(《文史知识》1988年第7期)、《试论中国古代粮食加工业的形成》(《中国农史》1992年第1期)、《汉水上游文化史探微》(《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汉水文化与五斗米道》(《唐都学刊》1995年第3期)、《北宋蜀首经济带的盛衰》(《成都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宋代汉水上洲的水利建设与经济开发》(《中国历史地理》1995年第2期)、《唐朝皇帝奔蜀浅析》(《唐史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汉中、安康在南宋时期的战略地位》(《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南宋东西交通大动脉——“马纲”驿路初探》(《成都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宋代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魏源的“游山学”》(《唐都学刊》1997年第4期)、《唐代蜀道的作用和地位》(《成都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唐代的邸店》(《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水经注>所记载的三国军事地理》(《成都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水经注>中的三国经济地理》(《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明代蜀道沿线文化复兴述论》(《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明代诗歌描述的汉中安康自然环境》(《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唐代四川的区位优势》(《成都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秦文化与西部时代》(《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
审核:田也,来源:梁中效,责编:楠阳,序号: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