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牧草干草加工和利用方法

2018/09/0699 作者:佚名
导读:牧草收获的注意事项: 1:通过适时收获技术,实施多次刈割收获,并不等于无节制的频繁刈割 为了保证草地长期高产稳产,必须要严格控制牧草的刈割次数。就紫花苜蓿而言,北京地区一年可刈割4~5次,而在东北、内蒙古—般只能刈割2~3次、在华北南部

牧草收获的注意事项:

1:通过适时收获技术,实施多次刈割收获,并不等于无节制的频繁刈割

为了保证草地长期高产稳产,必须要严格控制牧草的刈割次数。就紫花苜蓿而言,北京地区一年可刈割4~5次,而在东北、内蒙古—般只能刈割2~3次、在华北南部,如河南南部、苏北等淮河流域可刈割5~6次。另外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冬至停止生长前2~4周时进行;多数禾本科牧草第一茬草适宜在抽穗期收获,以后30~40d可刈割—次,在华北中南部地区一年可刈割4~5次,东北地区刈割2~3次。

2:不同种类牧草的再生生长点不一致,要根据牧草的种类选择适宜的留茬高度

不同牧草刈割时要求留茬高度不同,豆科牧草中从根茎萌发新枝条的紫花苜蓿一般留茬高度在4~5cm。禾本科牧草中的上繁草.如无芒雀麦、黑麦草、猫尾革和冰草等—般留茬高度在6~8cm,而一些从茎枝腋芽上萌发新技的百脉根、柱花草等要求留茬高度在20~50cm,以利其恢复和再生。

3:制定牧草的刈割期要因种而异,不能生搬硬套

4:适时收获技术要同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和饲草调制技术相结合

5:生产中如果采用适时刈割期多次刈割利用技术,则每年的6月至8月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牧草收获工作。

牧草适时收获的原则:

确定牧草的最适刈割时期,必须考虑两项指标:一是产草量,二是可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

确定牧草适时刈割期应注意如下原则:

1.以单位面积内牧草可消化总养分(TDN)产量最高时期为标准。

产草量和可消化总养分含量之积,即可消化总养分产量(也称综合生物指标)最高时期进行适时刈割。

2.有利于牧草的再生,不影响多年生或越年生(二年生)牧草的安全越冬和返青,并对翌年的产量和寿命没有影响。

3.根据不同的利用目的来确定适时刈割期。

4.天然割草场,应以草群中主要牧草(优势种)的最适刈割期为准。

牧草及饲料作物适时收获的意义:

一、适时收获是生产优质饲草饲料的基本前提

二、适时收获是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适时收获可以显著提高饲草饲料的饲料报酬

四、适时刈割是维持草地生产力和维护草地健康的有效途径

干草刈割机械:

晴天刈割是获得优质干草的重要前提条件。避开阴天和雨天,选择3~5日连续晴天刈割。阴天牧草干燥速度慢,营养物质损失数量大。如遭雨淋,则干草质量下降极大。对于豆科牧草,最好采取茎秆压扁措施。压扁可加快茎秆的干燥速度,使茎秆和叶片的干燥进程趋于同步,可有效地减少因叶片过干而造成的落叶损失。

饲草刈割方法:

刈割方法可分为人工刈割和机械刈割两类。

1.人工刈割:

工具简单,仅为各式镰刀,设备投入少,但效率低,劳动力强度大。

2.机械刈割

由拖拉机牵引割草机作业,小型割草机工作效率为5~10亩/小时,大型割草机可达20~30亩/小时。

禾本科及豆科饲草刈割时间:

禾本科和豆科牧草适宜收获期

综合牧草产量、营养价值和有利于再生等情况综合考虑,禾本科牧草(如羊草、无芒雀麦和老芒麦)的适宜刈割期为孕穗——开花期,收割时含水率应为75%-80%;豆科牧草(如紫花苜蓿)为现蕾——盛花期,收割时含水率应为70-80%。该期刈割单位面积粗蛋白质和可消化营养物质收获量及再生草产量最高。

其它牧草的适时收获期:

1.聚合草

聚合草栽种的第一年,在南方一般可刈割2~4次,在东北和西北只能刈割2~3次。生长第二年以后,每年4~5月份株高50cm左右刈割第1次,以后每隔35~40d刈割1次;南方一年可收4~6次,北方一年可收3~4次。收获时留茬高度不超过5cm为好,这样留茬高度发芽出叶多,可提高产量。最后一次刈割时间应在停止生长前的25~30d,以便留有足够的再生期,保证根系贮存足够的营养,形成良好的越冬芽,以利安全越冬。

2.串叶松香草

串叶松香草收草利用时适宜的刈割期为孕穗至初花。

3.苦荬菜

苦荬菜在株高40~50cm时即可首次刈割,留茬15~20cm,隔5~6周后即可进行刈割,到秋末最后一次刈割时可齐地刈割。

4.木地肤

木地肤在播种当年不宜放牧,可刈割少量干草,留茬不能低于8cm,第二年秋天可刈割晒制干草,三年后可用与春、秋、冬季放牧。

人工快速干燥法调制干草工艺:

牧草人工干燥法基本分为通风干燥法和高温快速干燥法:

1:通风干燥法一般需要建造干草棚,棚内设有电风扇、吹气机、送风器和各种通风道,也可在草垛的一角安装吹风机、送风器,在垛内设通风道借助送风,对刈后在地面预干到含水50%的牧草进行不加温干燥。

2:高温快速干燥法的工艺过程是将切短的牧草快速通过高温干燥机,牧草干燥机常为水平滚筒式,多用石油或煤作燃料,将送入滚筒的空气温度加热到80℃左右,饲草在滚筒内经历2~5s,含水量从70%左右迅速降低到10%~15%,出口处温度降低到10℃。采用高温快速干燥法调制的干草可保存牧草养分的90%以上,利用高温快速干燥法制作的干草一般采用价值较高的原料,主要是豆科牧草。

自然干燥法调制干草工艺:

1.前期处理阶段

对豆科类牧草调制干草,在刈割前,最好进行干燥剂处理。

2.期中处理阶段

根据场地条件对刚刈割牧草采取压扁、切短等措施,主要的目的是加快牧草的干燥速度。

3.干燥晒制阶段

将刚收割的饲草在原地或附近干燥地铺成薄长条曝晒,先进行薄层平铺曝晒4~5h,使鲜草中的水分迅速蒸发,由原来的75%以上减少到40%左右。当水分降到40%左右时,可利用晚间或早晨的时间进行一次翻晒,可以减少苜蓿叶片的脱落,同时将两行草垄并成一行,以保证打捆机饲喂速度。或改为小堆晒制,将平铺地面的半干青草堆成小堆,堆高约lm,直径1.5m,重约50kg,继续晾晒4~5d,等全干后收贮。

4.原地打捆

在晴天阳光下晾晒2~3d,当苜蓿草的含水量在18%以下时,可在晚间或早晨进行打捆,以减少苜蓿叶片的损失及破碎。

5.草捆贮存

草捆打好后,应尽快将其运输到仓库里或贮草坪上码垛贮存。

6.二次压缩打捆

草捆在仓库里或贮草坪上贮存20~30d后,当其含水量降到12%~14%时即可进行二次压缩打捆,两捆压缩为一捆,其密度可达350kg/m3左右。

干草调制原则:

根据干草调制的基本原则:

1.尽量加速牧草的脱水,缩短干燥时间,以减少由于生理、生化作用和氧化作用造成的营养物质损失。

2.在干燥末期应力求植物各部分的含水量均匀。

3.牧草在干燥过程中,应防止雨露的淋湿,并尽量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曝晒。

4.集草、聚堆、压捆等作业,应在植物细嫩部分尚不易折断时进行。

影响干草品质的因素:

(一)牧草的种类:豆科植物干草的品质好于禾本科植物干草。

(二)收获时间:豆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在现蕾期到初花期,禾本科牧草的最佳刈割期在抽穗期到开花期。刈割时间是影响干草质量的第一要素。

(三)加工方法:在自然干燥中,由于牧草各部分干燥速度不一致,叶片特别容易折断,特别是豆科牧草晾晒、打捆、搬运时,由于叶子、叶柄容易干燥,而茎、秆的干燥速度较慢,叶极易脱落。而叶正是营养含量最丰富的部分,致使干草质量下降。人工干燥的方法脱水速度快,干燥时间短,营养损失少,牧草品质好。

(四)贮藏方法:遮荫、避雨、地面干燥的贮藏条件有利于干草的长时间保存。一般垛藏的干草要使水分在18%以下,还要注意保持良好通风。

(五)自然条件:

雨淋不仅会使牧草遭受腐败微生物的侵蚀而导致腐烂破坏,而且还会使牧草中的可溶性成分流失,造成营养损失。鲜草经长时间晒制会使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和维生素C等大量损失,尤其是维生素类损失严重。

干草调制过程中的损失

(一)刈割后生理生化变化造成的损失

1.牧草凋萎期(饥饿代谢阶段)

植物体内总糖含量下降,少量蛋白质被分解成以氨基酸为主的氨化物,部分氨可转化为水溶性氨化物,而且降低了酪氨酸、精氨酸,增加了赖氨酸和色氨酸。

2.牧草干燥后期(自体溶解过程)

碳水化合物几乎不变了,但蛋白质的损失和氨基酸的破坏随这一时期的延长而加大,特别是在牧草水分较高时。

(二)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

在搂草、翻草、堆垛等一系列作业中,叶片、嫩茎、花序等细嫩部分易折断、脱落而损失。一般禾本科牧草损失约2%~5%,豆科牧草损失最大,约15%~35%。

(三)光化学作用造成的损失

晒制干草时,阳光直射的结果是植物体内所含的胡萝卜素、叶绿素及维生素C等,均因光化学作用的破坏而损失很多。

(四)雨淋损失

淋雨对干草造成的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干草水分下降到50%以下,细胞死亡以后,这时原生质的渗透性提高,植物体内酶的活动将各种复杂的养分水解成较简单的可溶性养分,它们能自由地通过死亡的原生质膜而流失,而且这些营养物质的损失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因叶片上的易溶性营养物质接近叶表面。由于淋湿作用引起的营养物质的损失,远比机械损失大得多。

(五)微生物作用引起的损失

细菌活动的最低需水量约为植物体含水量的25%以上;气温要求在25~30℃,而当空气湿度在85%~90%以上时,即可能导致干草发霉。

干草的营养特性:

(一)优质干草营养丰富

干草的营养和饲用价值因牧草品种、收割时期、调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差异很大,优质干草营养完善,一般粗蛋白质含量为10%~20%;粗纤维含量为22%~23%;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0%~54%;干物质含量85%~90%。

优质干草,其原料植物中的矿物元素保存良好,一般含钙都比较丰富,含磷略差。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丰富,豆科青干草含有丰富的钙、磷、胡萝卜素、维生素K、E、B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干草是动物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一般晒制青干草维生素D含量为100~1000IU/kg。

(二)干草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

优质干草呈青绿色,柔软,气味芳香,适口性好。青干草中的有机物消化率可达46%~70%,纤维素消化率约为70%~80%,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效价。

(三)干草是形成乳脂肪的重要原料

(四)干草是加工其他草产品的原料

晒制或烘干而成的青干草,可以进一步制成草饼、草粉、草颗粒。

干草调制原理:

干草调制:通过自然或人工干燥方法使刈割后的新鲜饲草迅速处于生理干燥状态,细胞呼吸和酶的作用逐渐减弱直至停止,饲草的养分分解很少。饲草的这种干燥状态防止了其他有害微生物对其所含养分的分解而产生霉败变质,达到长期保存饲草的目的。

干草调制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饲草收割到水分降至40%左右,为了减少此阶段的养分损失,必须尽快使水分降至40%以下,促使细胞及早萎亡,这个阶段养分的损失量一般为5%~10%。

第二阶段,饲草水分从40%降至17%以下。这个阶段的特点是:饲草细胞的生理作用停止,多数细胞已经死亡,呼吸作用停止,但仍有一些酶参与一些微弱的生化活动,养分受细胞内酶的作用而被分解。此时,微生物已处于生理干燥状态,繁殖活动也已趋于停止。

草粉贮藏:

草粉贮存地点应通风、干燥、避光、无鼠害。保存时间以不超过6个月为宜。如需长期保存,可在-39℃~-9℃低温条件下保存,这样能使草粉养分稳定,减少损失。草粉含水量应为15%以下。如果草粉含水量或贮藏温度偏高,则应考虑添加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常用抗氧化剂为乙氧喹、丁羟甲苯和丁羟甲基苯等,防腐剂为丙酸钙、丙酸铜和丙酸等。

成型饲草料的品质检测:

表面状况(或称感官指标)

表面基本光滑,色泽均匀,无发霉变质及异味。

混合均匀度

要求原料混合均匀,经测试其均匀度之变异系数应小于10%。

含粉率

要求通过净孔边长2mm的标准编织筛的筛下物不超过5%。

粉化率

颗粒饲料在贮运过程中,往往产生粉末,饲喂家畜(禽)时易损失,喂鱼、虾时会污染水质。要求一级品的粉化率不超过9%,二级品的粉化率不超过14%。

硬度

颗粒硬度不仅影响耐久性,还影响适口性。测定硬度一般采用片剂硬度计。

测定方法为取冷却后的颗粒30~100粒,分别测定直径方向上的压碎力,然后取其平均值和标准差。

含水量

测定颗粒含水量时,通常取3个有代表性的样品(重量100~200g),放入干燥的器皿中,置烘箱内,在105±2℃下烘干2小时,冷却后称量衡重,求出含水量。

水中稳定性

鱼、虾用颗粒饵料,应具有低溶性和悬浮性的特点。因此,要求在水中有一定的稳定性

加工生产膨化牧草饲料的作用:

①膨化牧草饲料可作为基础日粮,提高饲喂对象的采食量和消化率,加速其生长及增重,最终实现提高牧草饲料的报酬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②膨化牧草饲料由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膨化原料经加热产生了熟化作用,对原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杀菌消毒。因此,可减少饲喂对象的发病率。

③在牧草饲料工业中,通过利用膨化机的灵活可调性来改变各个参数的大小,调节及弥补由于原料变化和其他生产过程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

④由于膨化机的运行参数改变,可以改变牧草饲料的密度,即可以生产出具有不同特性的膨化饲料,特别是在加工水产饲料方面,通过上述方面方法控制牧草饲料密度,实现控制牧草饲料的沉浮性。

影响膨化牧草饲料质量的因素:

影响膨化牧草饲料质量的因素主要有物料的物理特性及其组分、膨化工艺

1.物料的物理特性

影响膨化饲料质量的物料物理特性主要表现为密度、粒度、含水量、含杂率等几个因素。

2.物料组分

物料的各组分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对膨化质量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3.膨化工艺

膨化牧草饲料的生产工艺及配套设备、各工艺设备技术参数如进料量、螺杆转速、压力等对膨化牧草饲料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只有合理的工艺、先进的设备及最优的参数配置,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膨化牧草饲料。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