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是玉器制作工艺中一种很重要的雕刻技法。总地讲,镂雕就是在玉器上把地子局部或大部分剔空,以虚衬实地突出玉器的主体纹饰或造型轮廓,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其很可能是源于钻孔工艺。
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玉器制作中就开始较为熟练地运用镂雕工艺。镂雕时,先以桯钻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用线具穿过圆孔,抹上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去掉。这可谓是最早的”拉丝工”。真正意义上的“拉丝工”盛行于明清两朝。
“拉丝工”主要工具
钻具:金属桯钻 管钻 (小孔用桯钻、大孔用管钻)
搜弓:弦为金属丝锯
拉丝工艺的主要过程
先在将要镂雕剔掉的部位的轮廓上钻一个或多个小孔,线锯由此进入,反复拉动,带动解玉砂切割,拉切完此处图案一圈,回到起点。
拉丝工的痕迹特点
起点多为“U”形钻孔,内有深浅不一、间隔不等的旋转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工具的局限,拉丝工的痕迹不甚规整,反复拉搜的过程中,拉丝痕迹重重叠叠,而且不是完全垂直于玉器的表面,而是有一定的弧度。
“游丝毛雕”:此类细阴线形若游丝,细如毫发,逶迤婉转,顺畅遒劲,又被称为“游丝刻”。其特点正如明人高濂在《燕闲清赏笺》中所描述的:“汉人琢磨,妙在双钩,碾法宛转流动,细入秋毫,更无疏密不匀,交接断续,俨若游丝白描,毫无滞迹。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游丝毛雕”技法之雏形见于春秋晚期,但当时线纹之长度及连贯性尚不及汉代者,主要用来构成矩形绹索纹、网格纹以填补每组单位浮雕图案间的空白之处。
汉代游丝毛雕是直接承袭战国晚期的细线阴刻发展而来的。汉代游丝毛雕线纹纤毫毕现,遒劲连贯,宛如一气呵成,具细、绵、长、飘、劲等特征。
在放大到六十倍的情况下观察:线槽边缘有锯齿状崩口,且出现作不规则歧出的刺状细毛茬;槽底深浅不一,有多道细丝状划痕。显系由接近诸如金刚石、水晶和燧石等尖状硬性刻具琢出后,再加以修磨而成。
(部分图片由古玉联合研究工作室张友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