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在很多人眼中,提到农民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最指望的就是地里的庄稼。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城打工,但土地依然是农民的根,也就有了现在每个节日都是农民返乡的日子,甚至在很多农民的眼中春节=春运。
但随着有关部门推出了土地确权政策后,尤其是最新的政策规定将土地承包期延长到30年后,发生了部分99年以后出生的农民没有分到土地,这引起了这些农民的恐慌。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时,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应根据本集体最新农业人口数量,再结合村现有耕地面积,测算出每人该分配多少耕地。
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明白。举个例子:某某村现有500户人口,1800人,土地面积2400亩,人均可承包面积为1.33亩。二狗家有3口人,则总共可承包面积4亩地。二狗家2000年出生的小儿子,原来没有地,到2028年重新发包时,就能分到地。
但是如果有关部门不做调整,那么每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动到期,就会出现新生人口没地而去世人口占地的情况,这样看起来确实确实不太公平、不太合理。
那么,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民该如何得到土地呢?
一、排号领取土地
没有土地的可以去乡镇府报备自己的土地需求,然后政府部门会有专人去协调,如果有无人经营的土地或预留地,就可以排号领取。
但是,这个方法有一个弊端,那就是等待时间非常久,而且手续繁琐,过程麻烦。
不过,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因为一般情况下,各个村庄里都会有提前预留的机动地,机动地就是为了应对因土地承包合同改变而预留的土地,因此在农村没地的农民都可以通过村集体申请获得预留地。
二、承包土地
农民相互之间,直接转让土地的使用权,通过这种土地流转的方法,让没地的农民只要缴纳一定租金就可以获得土地使用权,比如搞大规模种植,经济类作物的种植等。
但是,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需要自己支付承包流转资金。
三、争议田
就是那些没确权的村子,每个村里都会有撂荒田,或是归属有争议的田地。这种有争议的田,没法确权,工作组肯定是搁置争议田!如果这部分田地与你有关系,你可以要求村组重新分配。这样有很大几率获得田地。
不过,这个方法同样也有弊端,那就是争议田的归属一般很难确实,争议双方往往会产生矛盾。
虽然土地很重要,但有些年轻人,已经走出农村,进入了大学,未来能够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还是尽量不要去争这微薄的土地,可能对于你们来说这点收益不多,但是这微薄的土地带来的收益可能就是农村一家人仅有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