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杜仲害虫防治——豹纹木蠹蛾

2018/09/06115 作者:佚名
导读:豹纹木蠹蛾又名六星黑点蠹物、咖啡黑点蠹蛾,为鳞翅目木蠹蛾科豹蠹蛾属的一种昆虫,食性杂。豹纹木蠹蛾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蛀食为害,主要危害枝干,受害枝干枯死,树势衰弱。分布在河北、河南、东北、山东、山西等省。以幼虫蛀食果树及杨、柳等林木。被害枝基

豹纹木蠹蛾又名六星黑点蠹物、咖啡黑点蠹蛾,为鳞翅目木蠹蛾科豹蠹蛾属的一种昆虫,食性杂。豹纹木蠹蛾以幼虫在寄主枝条内蛀食为害,主要危害枝干,受害枝干枯死,树势衰弱。分布在河北、河南、东北、山东、山西等省。以幼虫蛀食果树及杨、柳等林木。被害枝基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1个蛀食环,幼虫沿髓部向上蛀食,幼虫蛀食树干、树枝,造成中空,严重时全株枯萎。枝上有数个排粪孔,有大量的椭圆形粪便排出,受害枝上部变黄枯萎,遇风易折断。杜仲在种植过程中也容易遭受豹纹木蠹蛾的蛀蚀,接下来,我们将对豹纹木蠹蛾的形态特征及防治进行介绍。

(前方高能预警,害怕虫子的小伙伴们小心了)

【形态特征】

成虫

成虫雌体长27〜35毫米,翅展50〜60毫米;雄体长20〜25毫米,翅展44〜50毫米,触角双栉状。全体被白色鳞片呈灰白色。在翅脉间、翅缘和少数翅脉上有许多比较规则的蓝黑色斑,后翅除外缘有蓝黑色斑外,其他部分斑颜色较浅;胸背有排成两行的6个蓝黑斑点;腹部每节均有8个大小不等的蓝黑色斑,成环状排列,前后翅散生大小不等的黑蓝色斑点。

卵长圆形,初产时为黄白色,孵化时棕褐色。

蛹体长约30毫米,赤褐色,腹部第二节至第七节背面各有短刺两排,第八腹节有1排。尾端有短刺。

(形态鉴别成虫)

雌虫触角丝状,雄虫触角基半部羽毛状、端部丝状。卵:椭圆形,淡黄色至橘红色。幼虫:体长40〜60毫米、红色,每体节有黑色毛瘤、瘤上有毛1〜2根;前胸背板上有黑斑,中央有一条纵走的黄色细线,后缘有一黑褐色突,尾板硬化。蛹:黄褐色,头部顶端有一大齿突。

【发生规律】

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枝条内越冬。翌年,春枝芽萌芽时,在转移到新梢继续蛀食危害,幼虫在枝条髓部向上蛀食,并在不远处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随后再向下部蛀食。5月底左右幼虫老熟成蛹。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羽化交尾产卵,成虫羽化后,蛹壳一半露出孔外,长久不掉。,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嫩梢、芽腋或叶片上。7月份为卵孵化期,卵期15〜20天。幼虫孵化后先从嫩梢上部叶腋蛀入为害,幼虫蛀入后先在皮层与木质部间绕干蛀食木质部一周,因此极易从此处引起风折。幼虫再蛀入髓部,沿髓部向上蛀纵直隧道,隔不远处向外开一圆形排粪孔。被害枝梢3〜5天内即枯萎,这时幼虫钻出再向下移不远处重新蛀入,经过多次转移蛀食,当年新生枝梢可全部枯死。幼虫为害至秋末冬初,在被害枝基部隧道内越冬。天敌有茧蜂、串珠镰刀菌等。9月中旬后,幼虫在被害枝中越冬。

【防治方法】

在生长季节,发现枝条上有新鲜虫粪排出时,用80%敌敌畏500倍液注射人排粪孔内,或用l/4片磷化铝塞入孔内,再用黄泥堵严孔口,可杀死枝内害虫。结合夏、冬修剪,剪除被害枝条,集中烧毁。成虫羽化期和幼虫孵化期,树上喷25%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灭多威乳油1000倍液。成虫有趋光性,在羽化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防治要点】

及时清除、烧毁风折枝在园地和周围的一些此虫寄主林、果树风折枝中,常有大量幼虫和蛹存在,要及时清除烧毁。

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和幼虫孵化期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1200倍液等,消灭卵和幼虫。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