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饰家具与瓷器不同,极少带有年款,即使明显为“官器"者也常无款。其实,清中期以前的漆饰家具大多是上层社会所拥有的,所谓“民器"的图案题材更丰富,艺术性往往高于皇权色彩过于浓厚的“官器",除了年款外,判断漆饰家具的收藏价值主要有七条标准:一,艺术水平;二,工艺水平;三,材料质量;四,历史年代;五,保存程度;六,存世数量;七,修复效果。
明代漆饰家具的底胎常糊蔴、棉布,少数糊蔴絮,糊纸者更少,而后两者在清代漆饰家具上则常可见到。清代前、中期糊胎用的纸断面似皮革之绒,颇为坚韧;晚清、民国时,为了降低成本,常用废纸代之,年未甚久,家具即已破损不堪,其做法实不可取。
在灰底材料方面,南方潮湿容易腐朽,常使用黑色漆灰,北方干燥容易脆翘,常使用浅色的料灰。前者以搀水少则耐久,后者以入油足则寿长。
明代和清代早期,室内较暗,家具的黑漆常偏紫,并不追求极黑。清代前、中期时的黑漆常甚黑,有的推揩光漆至今仍光可鉴影,往往使人近估了年代。在素漆地上加以纹饰的家具不仅更为美观,而且提升了挡次。
明代时,制作精良的素漆家具与花梨木家具价格相等,而描金的漆家具价格则要翻一两番,嵌螺钿者更要贵很多,至于百宝嵌和填漆戗金家具,则是只有皇家贵族和权势政要人物才能享用的奢侈极品了。纹饰题材以人物故事最具研究价值,因为其带有大量的古代社会生活信息,也给家具的断代提供了相当可信的参考依据。
漆饰家具有无断纹,断纹的木小及形状,是判断其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家具的形状和体积,制胎的木材品种及干燥处理,是否糊蔴、布或纸,灰底的质地及厚薄,漆膜的质量与层数,家具所处的地域和环境等等,都是影响其断纹生成的因素。添膜上排列较有规律的断纹都是因木胎等缩胀而形成的。
年代久远的明清漆饰家具的品相不宜苛求,局部的残缺往往也是一种美。对风化松动的表层要及时加固或修补,以免损坏程度加重,被漆膜包裹着的木器才最耐久,抱残守缺不利于对家具的长久保护。修复时必须慎重,不要破坏原有的历史信息和风貌,造成不可挽回的遗憾。
木由漆护可存千古。一些工料精良的明清漆饰家具已经传世二三百年甚至四五百年,以现代良好的家居条件精心进行收藏,再留存千年应无问题。千年之后,仍然还是宝物。所以使古老而精美的明清漆饰家具长驻人间,是每一代中国人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
点击查看▶门上的一道绝美风景——古锁